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西北工业大学任总设计师单位研制的爱生──206通用小型无人机在通过了总参设计定型后,于1995年底荣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西北工业大学小型无人机研制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小型无人机系统是集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复合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为一体的综合产品。因其无直接生命威胁、轻便灵活、经济实用等,在国防及其它许多领域获得应用,如巡视边海防线、应付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2.
3.
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1917年问世。发展至今,小型无人机用途越来越大。80年代中东战争和90年代初海湾战争中,小型无人机被用作空中侦察、电子对抗、目标定位等,为世人关注。 小型无人机的突出特点首先是尺寸小、重量轻,一般只有1~4米长的机身,2~6米长的机翼,起飞重量多为60~200千克,最轻的只有6千克左右。一般采用火箭助推或气动弹射方式  相似文献   
4.
5.
翼型数据作为各国航空公司的核心机密,一直是西方大国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的高技术项目之一。80年代中期,从美国留学归来的乔志德,率先冲破这道封锁,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我国自己的系列化翼型,为我国航空工业建设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1962年,乔志德考取了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乔志德获杨振宁先生专项奖金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进修学习。在那里,他更切身感受到翼型研究方面我国与国外的差距。作为炎黄子孙,乔志德憋足了劲:不能让外国人卡脖子,一定要搞出我国自己的翼型系列!在完成了某飞机公司一项科研合同课题之后,他按时飞回了祖国。 乔志德回到西北工业大学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教学和科研中。学校为他配备了助手,并成立了由他牵头的翼型研究室,乔志德主持的计算网格研究很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回国第二年,乔志德在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积极承担了新支线飞机先进翼型的研究。没有资料,没有现成的经验可搬,一切全凭自己苦苦摸索。乔志德没日没夜守在风洞旁,泡在机房里。常常妻子找上门来,他才想起还没吃饭。上班想翼型,回家想翼型,想得在路上撞了人,碰了树,路人笑他,他自顾一笑,想的还是翼型。 功夫不负苦心人,1986年,乔志德以他的“救急”翼型初露锋  相似文献   
6.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对规划本质的认知和塑造未来规划师人格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应本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改革教学体系和突出教学重点为原则,构建课程实践和独立实践环节并重的"双主线"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7.
学科建设办公室是在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的职能单位,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对重点学科、准重点学科、博士点和准博士点进行建设和管理.为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设立学科建设“特区”,实行一系列完整配套的政策,还制定出“关于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意见”、“学科建设检查与评估实施办法”、“关于学科建设立项管理办法”、“关于学科建设中有关鼓励、倾斜政策”等文件.  相似文献   
8.
9.
华俊     
华俊于1977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之后,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奋进,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华俊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国家教委择优资助基金以及军、民用飞机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并先后在瑞典、日本和美国宣读了学术论文.最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研究先进飞机跨音速机翼设计方法,华俊先后三次去德国宇航院进行合作研究,咬定青山不放松,完成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87年4月至8月,华俊第一次应邀来到德国宇航院设计空气动力学研究所从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跨音速翼型设计”的研究.华俊改进了跨音速翼型的性能,这一项目在航空部专家考评中,被评为优等.  相似文献   
10.
“居住隔离”现象是近现代西方城市的一大特点。同一社区居民的收入状况、职业结构、学历水平有明显的相似性,不同社区之间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居住隔离”现象是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中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房地产开发以及社区居住方式,也使得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出现了明显的居住隔离现象。长三角北翼是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的后发地区,近些年其城市化的程度走在全国前列,社会分层和居住隔离现象有加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