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是我们基础教学的宗旨,也是我们教育和教学的目标之一。能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人格教育,思想教育。使数学教育达到致深的境界。这一点在我设计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教学片段中可见一斑。师:“(课始,创设了图书角借书的情境后,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出示60-35的算式)你们能运用以前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相似文献   
2.
汪汉溪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特别是在主持<新闻报>的过程中,对受众的定位、心理需要等方面进行过有益的探讨,形成了一定的受众理论.这与当代的"受众中心论"不谋而合,具有理论上的超前性.  相似文献   
3.
进还是退呢?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发扬个性;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体还给学生。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教师因理解新理念不到位或越位而产生的一些尴尬局面。例如,国标本苏教版数学第一册“9加几”一课,教学例题“9+4”时,教师不忙着具体分析,而是先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思维得到解放,众说纷纭:“我是摆小棒看出来的”;“我是一个个数的”;“把9放在心里,往后数4个,得13”;“我是听妈妈说过的”;“9+1=10,10+3=13”;“9+1=10,10+3=13”。师:说得真好,我们一起看看。”在学生“叽叽喳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