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原因的教学──由于其自身的重要、教材的重视和测试中的重比──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一、历史回团的多层次归类历史原因指的是:引起某一历史事件发生或分析、归纳某一历史现象之所以存在的历史要素。是历史必然性(寓仍然性)的反映。中学历史教材中,历史原因的分析有不同形式的体现、不同角度的表述和不同方位的主足点。(一)、从历史原因分析的表象来看,有不同形式的体现.第一、“条线式”.例1:“亚洲觉醒”的原因.列强殖民侵略→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高潮.例2:带团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原因.政治、…  相似文献   
2.
培训模式的创建和实践,是中小学干部培训工作的重点领域。我们开展了“主体研究型”培训模式、“主题研训式”培训模式和“主导发展型”干训模式的创建和实验工作,注重模式探索的阶段递进、模式确立的策略优化、模式运作的载体创建和模式实践的价值取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可取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人类的发展史,历史是由无数个牵涉具体时间、地点、人物的历史事件构成的。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都起着促进或者阻碍、推动或者遏制的作用和影响。其反映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就都有其一定的评价(指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评价,暂以教科书为定论,有争议的本文不述)。历史事件评价,通常分这几类。 (一)标志类例:公元前594年“初税亩”标志着井田制逐步瓦解,新的剥削方式出现。又例: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二)“之最”类例: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设计思路陆汉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是中学历史第一册的一章内客。我对这一章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媒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介绍了当时数学、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杰出人物和突出成就。时隔一千多年...  相似文献   
5.
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伟大的爱国者林则徐在虎门组织销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侵略者的威风。中学历史教材中,对这一历史“篇章”进行了场景描述,并配有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虎门销烟浮雕图》;教参、有关教案选以及有关教材插图介绍上更为详尽地描绘...  相似文献   
6.
崇明教师研训一直面临着“时地人”三方面的严峻挑战。从“时”的角度来看,二期课改的全面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能力进行着全方位的检验;从“地”的角度来看,三岛信息闭塞使教师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地域狭长分散给教师研训带来严重不便;从“人”的角度来看,一批优秀教师的流失导致了一定程度的骨干断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