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采用积分复位的单周控制方法在变换器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由于它采用了积分复位开关,使其变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建模和系统设计都非常困难。本文在分析单周控制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复位开关的单周控制新方法,以Buck变换器为例,建立了控制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在我看过"历史教学的三结合"的文章后,有以下问题需要提出来和谢介民同志商榷.首先,我认为谢同志的"不应当要求历史教学每一章每一节和每一课时都做到三者都结合"的看法是把教学上的教育目的和教养目的相割裂起来,是把历史教学结合生产、结合政治、结合实际相割裂起来.由此依据当前党的中心政治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而所谓"恰当的统一的"按排的三结合的计划也是具文.依谢同志的经验,能结合政治的教材,不见得就能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能结合生产劳动的教材不见得就能结合政  相似文献   
3.
对一种改进型Zeta变换器拓扑引入了三态开关电路,使得原有的拓扑在得到同降压型驱动电源一样的高动态性能的同时,也使系统获得了更好的稳定性,并降低了对元件参数的依赖程度。运用PSIM软件对系统闭环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目前,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广大中职英语教师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索,试图找到一种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适合学生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建立供电系统故障诊断可视化系统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EXCEL的配电网络停电情况自动通知和设备故障情况查询方案:将配电网的电气图节点信息录入EXCEL中,再通过编程将信息以树形结构形式在WPF上显示出来。同时,也可以将配电网络图在WPF中打开,通过编程实现对电气图添加注释信息的功能。当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电网调度运行控制人员输入故障点、故障原因和停电时间以及故障预计修复时间,就能以红色的字体显示出停电区域的树形结构和故障点负责人的详细信息以及停电区域负责人的信息,并以短信方式通知故障点的负责人和停电区域的负责人,在缩短了停电时间的同时使用户能够了解到停电原因和大概恢复供电时间,从而实现了配电网的规范化管理。而当需要查询某个设备情况时,只要输入该设备名称就能够查询到该设备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6.
采用积分复位的单周控制方法在变换器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由于它采用了积分复位开关,使其变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建模和系统设计都非常困难.本文在分析单周控制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复位开关的单周控制新方法,以Buck变换器为例,建立了控制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Buck电路用作LED驱动的主电路连接方式。在对各种电流控制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固定导通时间(COT)控制模式,保留滞环控制优点的同时能有效解决滞环控制的频率变化问题。对其稳态和动态性能进行分析,获得了良好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并采用电力电子专用仿真软件PSIM(6.0版)对Buck变换器LED驱动电路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8.
“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的影响”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各种电力电子技术教材在论述该节内容时,几乎采用了完全相同的方式,教与学都不容易。为此,提出了理解“换相重叠角与换相压降关系”的波形分析方法,并对换相压降通用公式中“m脉波”的提法进行了改进,避免了通用公式中的特例。  相似文献   
9.
采用积分复位的单周控制方法在变换器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由于它采用了积分复位开关,使其变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建模和系统设计都非常困难。本文在分析单周控制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复位开关的单周控制新方法,以Buck变换器为例,建立了控制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高速度发展,电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梯群控系统(EGcs)的分析与设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控制系统变得十分复杂庞大。为达到合理调度的目的,设计了一个综合评价函数来衡量电梯群拉系统的运行。通过控制相应的四个程度函数(平均等待时间、平均乘梯时间、长时间候梯率和能量消耗),达到乘客满意,系统节能的目的。论文最后对所设计的电梯群控算法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