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智慧学习环境的普及化正在迅速普及。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近三年参加全国小学优质课活动的30个不同科目的特等奖模拟展示课例,基于滞后序列分析建构智慧学习环境教学行为序列图,解构我国小学优秀课例在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教学行为结构特征,深刻体验智慧教室对提升教学质量的潜力,并为提升智慧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建议:媒体技术支持问题情境重现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探究任务深化知识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高阶能力;媒体技术支持资源推送与数据分析,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劳动教育地位缺失的问题,剖析了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意识缺失、过分依赖学校及课程设置不规范。因此,该文基于新的时代背景,从劳动形态、教育内容和价值三个方面对劳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技术赋能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横向上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纵向上实现各学段的融合,为解决劳动教育现存问题提供了新方向。同时,从技术创新劳动教育形态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两个方面阐述了劳动教育跨界融合的途径。最后,依据跨界融合的课程体系,从前端分析、活动设计、环境设计和评价设计四个方面构建了劳动教育活动模型,为技术赋能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创新思维培养对个体成长、社会繁荣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需要借助外部力量,为学生提供知识融会贯通的真实应用场景,实现多学科知识系统学习到问题解决实践学习,再到综合能力多元发展的深度学习。本文论述了无边界学习理念下重构学习环境、课程体系、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的课堂变革。并以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提出的准备、酝酿、启发、验证四阶段论为理论依据,构建了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以期为创新型教育的开展提供解困之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