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女性主义作家可运用解构手段以颠覆父权语言成规,消解男性中心主义和男女对立与冲突;汤亭亭的《女勇士》通过运用干预性转换的女性主义书写策略,书写一个多元共生、相互依存的理想语境,最后构建女性身份诗学.  相似文献   
2.
陆礼春 《海外英语》2012,(20):188-190
女性主义因具有颠覆性和重建性双重特征而成了后代主义的一个主要表征。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里,女性主义翻译可以视为一种合理的政治行为,即以解构为手段,以包容和干预为策略,通过诠释、改写和劫持等多种实践方式,消除男性偏见并突出女性主体意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在翻译中尽量让女人在语言中可听可见,并实现两性在语言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3.
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柏拉图学派与亚里士多德学派之间的争议主要体现在柏拉图的文艺观和亚里士多德文艺观的差异,两种文艺观的差异又体现在他们各自的文艺观的核心--摹仿观的不同.而他们的摹仿观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各自采取不同的哲学思想.事实证明,根植于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观比派生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柏拉图的摹仿观更接近文艺的本质--文学艺术家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主观创造.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因具有颠覆性和重建性双重特征而成了后代主义的一个主要表征.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里,女性主义翻译可以视为一种合理的政治行为,即以解构为手段,以包容和干预为策略,通过诠释、改写和劫持等多种实践方式,消除男性偏见并突出女性主体意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在翻译中尽量让女人在语言中可听可见,并实现两性在语言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5.
陆礼春 《科教文汇》2008,(33):226-226
早期移民带着梦想漂洋过海来到北美大陆,他们希望在新大陆实现宗教理想与世俗追求。这表明北美不仅是地理上、物质上的新大陆,也是精神上的新大陆。事实表明,天国理想和世俗价值两者之间的转换与融合逐渐形成了美国梦的核心——成功观,这种成功观念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浸润了美国人的思维,成为美国民族的一种心灵习性。  相似文献   
6.
陆礼春 《广西教育》2012,(11):90-92
女性主义作家可运用解构手段以颠覆父权语言成规,消解男性中心主义和男女对立与冲突;汤亭亭的《女勇士》通过运用干预性转换的女性主义书写策略,书写一个多元共生、相互依存的理想语境,最后构建女性身份诗学。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接受美学理论去分析西奥多·德莱塞的小说《美国悲剧》,探讨文本如何召唤读者进行创造性的"填补"和想象性的"连接",实现期待视阈,揭示悲剧幕后的语境,使文本得以具体化,从而实现文本向作品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陆礼春 《教育探索》2007,(10):63-64
200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基础,更应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对于翻译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语言应用能力主要是指翻译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