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聋生走上社会后的犯罪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预测可以为犯罪预防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犯罪预测,聋校教师对聋生中的潜在犯罪群体一目了然,从而可以集中精力,有针对性地强化教育。本研究随机选取50名具有犯罪行为的聋校毕业或肄业生进行个案研究,结果发现,盲从、任性、自私、懒惰的个性特征及不实际的收入理想、偏差的道德信念、价值观等个性倾向可作为聋生今后走上社会后犯罪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积极创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是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评估班主任对班级心理环境建设的成绩?本文用问卷调查作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师生关系与班级心理环境建设呈正相关,对班级心理环境现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业负担与班级心理环境建设呈负相关,对班级心理环境建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江光荣的《班级环境》量表可作为聋校班级心理环境建设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不仅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也包括了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生活心态。聋生由于从小缺乏听觉刺激、少有回馈与沟通,形成与周围环境的隔离,阻碍了认知、语言等心理的发展,因而更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其社会适应、学业成就、人际及将来的就业,甚至家庭婚姻等。  相似文献   
4.
校外聋青少年犯罪受群体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中 ,群体性压力加快了聋青少年的犯罪化进程 ;群体的价值取向影响了聋人世界观的正确形成 ;参照群体的力量又不断壮大聋人的犯罪队伍。因此 ,预防和减少聋青少年犯罪必须面对群体因素对其的影响。学校教育一方面要更新单一的法制教育观念 ,强调综合教育 ,强化意志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 ,要加强评判练习和模拟干预训练。  相似文献   
5.
创业教育是在人们就业和再就业的巨大压力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随着聋人就业环境的逐渐严峻,聋校开展创业教育显得越来越迫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聋校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重专业教育轻创业教育,即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而不是从就业、创业多元化的角度去选择教育内容,较少关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特教学校的职业教育往往难以解决毕业生专业不对口、转岗、换岗等当今社会常见的就业问题,聋生也不可能达到提高就业能力的职教目标,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接受职业教育与否都一个样。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法对聋哑学校三到八年级学生共93人进行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发现聋哑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难以判断的人数很多。聋哑学生认为大多数人的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他们自身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在移情和利己这两个取向上有明显的差别。教师对聋哑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评价较高。利他的亲社会价值取向的聋哑学生产生利他行为的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