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多同学在进行了大量作文训练之后依然对写好高考作文缺乏信心,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大家对在高考时会遇到什么样的题目心中没底。虽然要想提前预知高考作文题目无异于痴人说梦,但高考作文命题却是有规律可循的。特别是每年进行高考备考之时,全国各省市的重点中学都会命制大量的作文试题对高三学生进行训练,而命制这些试题的老师极有可能会参与本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工作。这样一来,就使得这些重点中学命制的作文试题与本年度的高考作文试题有了一种直接的联系。所以,我们特开设“名校金题”栏目,每期对全国各省市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的作文备考试题与优秀例文进行展示,并邀请该校的语文名师对试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解读,以期让大家在第一时间准确把握本年度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学完《项羽本纪》(苏教版节选),学生提了三个问题:(1)霸王别姬,"悲歌""泣下",谁人听得见得?如何可以记入史册?文学与史传的区别在哪里?(2)"本纪"记帝王朝政兴衰,项羽并未建立统一政权,如何可入"本纪"?(3)杜牧诗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自刎是否是怯懦的表现?这三个问题在课堂研习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涉及了阅读鉴赏、探究、评价诸方面,文言教学该如何应对?朱熹提出"深务涵养""玩味践履",目前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陆锋磊 《语文知识》2014,(11):81-83
高中生的作文应该展现一个生机勃发、五彩斑斓的生命世界,然而我们读到的常常是“正”(刻板)“大”(宏大)“光”(空洞)“明”(直白)的事件叙述。特级教师张丽钧畅言“高考体这个陉胎的父亲是社会风气,母亲是高考制度。若想要高考体彻底退出舞台,非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不可。”此言可谓一针见血。然而冷静反思,我们的作文指导,正是“这个两方面”的冷血代言。因此改善写作指导比改变高考制度更急迫更切实。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人士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张孝纯先生首倡"大语文教育",凝聚了他十年的心血与智慧,非常值得语文同行们温故知新。然而,在  相似文献   
5.
一个作品就是一个血脉贯注的完整生命,其表现力植根于各种因素交互形成的关系结构.哲人谢林曾强调:“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个别的美是没有的——唯有整体才是美的.因此,凡是未曾提高整体观念的人,便完全没有能力解读评判任何一件艺术作品.” 近期,在笔者参加的课堂研讨活动中,执教者在理解、鉴赏、迁移等诸多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有效指导和充分支持.值得关注的是,比较多的解读指导往往因为突出“匠心”而造成客观上的碎片化分析,而且正因为“不从全文看”,所以“可能是无解的,甚至可能是误解的”.  相似文献   
6.
"凡读一部书,就像认识一个朋友一样,如果不晓得他的个性,则无论说短论长,全无是处。"(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关注人物,人成为历史的中心,从《史记》始。梁启超认为《史记》最显著的个性在于"以无数个人传记之集合体成一史,对于能发动社会事变之主要人物,各留一较详确之面影以传于后"(《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史记》)。本课所属专题的研习目标为"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体现了编者对于《史记》独特魅力的准确理解。葛兆光认为"《史记》属于历史与文学尚未彻  相似文献   
7.
一线教师之所以认为记叙文写作难教难学,一则早先“大纲”要求高中生写复杂记叙文,而何谓“复杂”却没有说明;二则从应试看,记叙文写作容易偏离材料核心,同时形象丰富、意境深远、构思新巧等发展等级要求似乎太过高远.能不能找到记叙文导学的落脚点,让一批缺乏思辨能力却善于描摹生活抒写感受的同学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呢?本文试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基于阅读起点,导向文本核心价值,在自觉体验中生成解读感应基于问题导学的自主阅读,是指以问题为主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阅读热情、解放阅读思维,建构阅读意义、提升阅读素养,最终激发并支持终身阅读的过程。在执教《项羽本纪》(苏教版)的第一个环节,先让学生课前预习:通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再读文章整体感知,选读片段体味精彩处。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小组交流,筛除肤浅的问题,合作解决简单的问题,聚  相似文献   
9.
编者推荐辞:朱永新说得好:"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无论是从语文素养养成还是精神的完善角度来说,阅读都是"执一御万"的捷径。目前许多学校都开设了阅览课,但是,阅览课常常是"放羊课",表现为无目标、无计划、无调控、无评价。我们认为,高中三年的自由阅读,应当成为有目标有指导的语文活动。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老师应当勤于导与督,使阅览课有序有法高效。陆锋磊老师的阅览课可谓精心策划,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组织学生春游或进行社会考察时常常有很多的遗憾。比如他们中的不少人不爱参观可以称得上国粹的古迹,只爱划船或逛动物园,当他们来到博物馆时,对于灿烂的文化遗产一无所知,半个小时就可以"逛"完上海博物馆等等。我不禁想到马尔库塞描绘的"单向度的人",人存在和发展的最大失败就是精神空间、情感空间不再优美和丰盈。半个世纪前,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