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1.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进,物理课堂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独立实验、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高效课堂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提高课堂效率,二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探究和寻找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笔者结合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以与各位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2.
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的就职环境向年轻人提出了自主进行生涯规化的更高要求。新西兰就业中心通过制定一套从中等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完整的生涯教育评估标准,为中学生提供了系统、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涯规划指南。该标准以学生的生涯管理能力为核心,以领导力、信息系统、项目与服务为依托,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弱势群体、强调多方参与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这些标准的研究,以期对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生涯教育的政筻以及中学开展生涯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镜。  相似文献   
4.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交流形式,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评估政策法规梳理分为政策缺失与空白阶段(1977-1994)、政策萌芽与探索阶段(1995-2002)、政策试验与发展阶段(2003-)三个阶段。在现行政策基础上,对照国外对于国际间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已有经验,以推进和完善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政策。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集体教学研究是富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制度。当前,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集体教研产生了偏离教师专业发展、损害教学实践改进的“空心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师参与教研目的的功利化、教研活动过程的形式化、教研主体投入的简约化、教研活动内容的事务化、教研成果运用的抽象化。“空心化”现象的形成与集体教学研究制度化的两面性效应,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与挑战性的提高,教研主体多重角色的内在冲突及教师队伍的代际差异,教研活动中内在的“研究”成分稀薄等因素密切相关。对此,深入理解集体教研运作机理、增厚集体教研的“研究”成分、调整教研相关制度为教师集体教研的“实心化”提供了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