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学术界几乎公认,我国历史上有过两次文化输入,一次是汉唐时印度文化随佛教输入中国,一次是近代西方文化的输入。其实在这两次文化输入中间,还有一次鲜为人知的重要的文化输入,那就是历经唐、宋、元三代的阿拉伯文化的输入。这次输入并不亚于印度文化的输入,它包括经济、政治、宗教、科技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如李约瑟言,公元3世纪到7世纪末是中印交往的伟大时代,8世纪到13世纪末是中国和阿拉伯交往的伟大时代。唐宋元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阶段中,封建社会经历了繁荣及稳定发展的时期,各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而在这个时期欧洲文化仍处于“黑暗时期”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突出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重视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在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探索,转变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论雅典从氏族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及国家的发生与形成,一向是世界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指出,世界古代史上的雅典国家是在没有外部与内部暴力干涉下,直接从氏族内部发生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因而它是国家产生的一个最典型、最纯粹的例子,所以“关于这一切(国家产生的过程——引者)至少是它的始初阶段,再好莫过于从古雅典来加以研究”。因此,深入研究雅典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对于正确理解这一个世界古代氏族都曾经历过的历史阶段,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光绪新政的性质及张之洞在戊戌维新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光绪新政容纳了洋务派与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是“裒集众长,折衷一是”,是处于“既不小变又不全变的中间状态”,称光绪帝为改革的皇帝则可,把他说成代表洋务或维新一派的皇帝尚为不当。而张之洞是洋务到维新的过渡人物,他的《劝学篇》是“会通中西,权衡新旧”的著作,不是反对维新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