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旧社学与新社学社学组织清朝以前已有建立。“佛山忠义乡志”载:“洪武三年(1371年)诏民间立社学。”“正统时,令社学补儒学生员,弘治十七年(1505)令府州县各立社学,民间幼童十五岁以下者遣入读书。清制,直省府州县之大乡巨堡各置社学……凡近乡子弟十二岁以上至二十岁以内有志学文者,均可入学肄业。”同治南海县志云:“嘉庆元年(1796)广东提学魏校大毀淫祠,令府州各立社学,广东社学之盛自此始。”此后社学普遍建立,单广东番禺县志所载即将近百个。广州府志、南海县志所载社学组织也很普遍。社有社长,由士绅公  相似文献   
2.
印度著名历史学家高善必说,东方文明的两个主要源渊就在中国和印度。棉织品和糖是印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作的特殊贡献,正象纸、茶叶、瓷器和丝绸是中国主要贡献一样,印度在哲学、文学、艺术和数学许多方面,对人类亦有特殊的贡献。研究印度文化,对了解东方文化,乃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