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体育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艺术人类学视角与"美的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后国内美学界围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持久而热烈的讨论,但多是从《手稿》的文本语境出发并坚持概念优先,在两个“尺度”、“规律”等命题上纠缠不休,遂使讨论走入迷境。在现有学术背景下,很有必要从艺术人类学视角出发,重新考察“尺度”、“规律”等命题,从而为当代中国美学建设及当下审美活动的评判提供思想素材。  相似文献   
2.
娱乐精神指引下的大学美育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下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再对大学美育寄予传统的道德教化之厚望多少已经显得不合时宜。能让大学生在狂欢的时候仍有几分冷静,在冲动之后仍有几许沉思,这恐怕是大学美育所能达到的最大效果。传统的由感性的人到审美的人再到理性的人之单向度提升路径,由于价值观的多元化而在现时裂变为多种可能。在现有形势下,教育目标、教学方式以及教材编写或许均将不得不退守为娱乐精神的随从。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徽州舞蹈资源经历了"文艺集成"时的资源发掘、旅游演艺中的形象包装、"非遗"保护下的身份重塑以及文化节庆中的多彩展示,从而在文化内涵与展演形式、传承机制等多个层面发生深入重构.从乡俗仪礼转换为地方文化符号并进而服务于文化消费,是徽州舞蹈之当代变迁的主要特征.厘清其变迁轨迹与动因、效果,可为当下的文化传承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认为克罗齐是新黑格尔主义者 ,其实他也深受康德的影响。克罗齐的“直觉说”直接来源于康德的认识论和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他以此为理论基石建构的美学体系 ,对康德并没有多少突破。但是并不象朱光潜所说的那样 ,较之康德和黑格尔是一大倒退  相似文献   
5.
对于徽州艺术的研究,应当以格尔兹所倡导的"文化深描"理论为指引,村落叙事为主线,个体叙事为适当补充,更为丰富立体地呈现徽州艺术的复杂样态、阐释其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质,弥补传统研究路径中宏大叙事的空疏化以及宗族叙事的窄狭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对于徽州艺术的研究,应当以格尔兹所倡导的"文化深描"理论为指引,村落叙事为主线,个体叙事为适当补充,更为丰富立体地呈现徽州艺术的复杂样态、阐释其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质,弥补传统研究路径中宏大叙事的空疏化以及宗族叙事的窄狭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纳西族民间文学在揭示民族心灵秘史的同时,也昭示了该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与审美风尚。就历时的角度言,它体现了这一民族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达成的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审美关系,以及因族群交往而造成的审美意识的变迁。就共时的角度言,蕴含其中的审美意识带有鲜明的族群性与地方性色彩,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对地域风光的热情讴歌、尚白习俗、图腾崇拜、宗教活动与日常审美的复杂纠缠以及关于人格美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从人类学视域出发去探索美与审美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具体呈现样态,不难见出在审美判断中常常夹杂了太多的现实的功利的考虑,审美判断标准与相应的文化背景有着难以斩断的紧密联系。由此,对美学界习见的"审美非功利"论以及争执不休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问题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在许多地方批判地继承了克罗齐美学的一些观点,并在理论上作了“补苴罅漏”的工作。在文艺与道德的关系上,他们都主张文艺可以没有道德的目的,但在艺术的评判标准上,克罗齐坚持纯粹艺术的标准而反对道德的标准,朱光潜却主张两种标准的糅合;克罗齐虽不否认文艺能暗含某种道德倾向,但却轻视甚至否定文艺的道德影响,朱光潜则极为重视它。这种观点上的巨大差异,取决于他们对艺术活动范围的理解、探讨问题的方法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美育"课程,无论是教材架构还是课堂教学方面,均应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紧扣时代脉搏,坚持话题导入,凸显人文关怀,注重对学生审美观和价值观的积极引导。同时要尽量避免为追求课堂教学效果而游离于知识教学、将理性评价降格为低俗文化现象之简单罗列等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