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克华 《湖北教育》2003,(13):59-61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笔者认为开展探究性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趣”是起点 高尚的健康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  相似文献   
2.
清儒章学诚在概括战国文章的写作特色时说:战国文章“深于比兴,深于取象”(《文史通义》)。又说:“未尝离事而言理”。前者是说战国文章善用譬喻,善于比事连类,阐明道理;后者是说战国文章说理富于形象性。这个说法,衡之于《战国策》,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内,是很有见地的。但引喻设譬,形象地说明某个道理,并非只是由于“比兴之尚,讽谕之义,固行人(策士)之所肄”(章学诚《文史通义》),主要还是为达到讽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莎汀,出身于舞厅,为成为著名的演员而出卖肉体的歌妓。克里斯蒂安,坚信爱情,为追求崇高理想而来到红磨坊的作家。两个观念、身份、理想迥异的陌路人聚到了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这就是《红磨坊》要告诉你的故事。在整部剧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歌声。优美动听的旋律,直抒胸臆的歌词,既推动剧情发展,又对人物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克里斯蒂安与莎汀在屋顶上那一段歌曲大联唱,将莎汀的犹豫与克里斯蒂安的坚持、莎汀的现实与克里斯蒂安的浪漫、莎汀的不敢去爱与克里斯蒂安的放胆追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一首首犹如问答的对唱折射…  相似文献   
4.
陈克华 《现代语文》2005,(10):19-19
清儒章学诚在概括战国文章的写作特色时说:战国文章"深于比兴,深于取象"(<文史通义>).又说:"未尝离事而言理".前者是说战国文章善用譬喻,善于比事连类,阐明道理;后者是说战国文章说理富于形象性.这个说法,衡之于<战国策>,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内,是很有见地的.但引喻设譬,形象地说明某个道理,并非只是由于"比兴之尚,讽谕之义,固行人(策士)之所肄"(章学诚<文史通义>),主要还是为达到讽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题目1.我家附近2.观剧有感(原人教版)指导学生甲:上了初三,升学压力更大了,如何在中考尤其是中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老师,面对一道中考题,我们应该怎么做?老师:这就是我们这一单元要学习和训练的内容———谨慎审题,大胆立意。所谓谨慎审题,就是指认真看清题目的要求,要谨慎地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词。在题目的提示语中,往往有一些词或短语对我们写作起着引导和限制的作用。比如这一单元的训练题“我家附近”,这是一个表示地理位置的偏正短语,中心语是“附近”,限定语是“我家”;提示语中的关键词是“居民生活概况”“特…  相似文献   
6.
“到少林寺当和尚去!” 1984年9月,我在青龙学校上六年级了。真没想到,我们这个谁也不愿接手的“和尚班”,一个年龄不足20岁的小“光棍”,居然敢来担任班主任。后来才知道,他叫何俊。“和尚班”,并非有谁是和尚,而是同学们看了《少林寺》、《怪拳怪腿怪师傅》等影视录像后,个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高段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阅读篇章《猴王出世》,《三打白骨精》。教学目的1.了解故事的大意,关注故事情节,透过语言文字分析人物形象,积累语言。2.通过阅读指导相关文章,学会阅读方法,走进推荐书籍《西游记》。3.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课前谈话师:听说,咱们班上的同学特别爱看课外书,一说到书就侃侃而谈,津津乐道!想不想露一手?好,听清楚了,我给你们三个信息,你们要从这三个信息中猜出两点:第一,这是什么书?第二,书的作者是谁?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散文大多设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采、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应紧扣"文眼",以它为纲把握全篇.  相似文献   
9.
优秀的散文大多设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应紧扣“文眼”,以它为纲把握全篇。  相似文献   
10.
要搞好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导语,诱发学习动机,找准分析入口,避免面面俱到,巧妙设置疑问,启发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