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二年级学生升到三年级以后,语文学习常常出现“马鞍形”,学生成绩明显下降。老师觉得学生识字不太巩固,读书理解能力差,作文写不出具体东西,教学上问题不少。究其原因,与原来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抓识字的同时,是否重视读、说等训练有关;就三年级的老师来说,能否按照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接三年级班以后,要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巩固并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进入三年级的学生一般来说,语音基础是比较好的,基本上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具  相似文献   
2.
陈克武 《成才之路》2014,(21):61-61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必须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构建切合学生实际的科学教育新模式。为此,我们从初三级选择部分班的化学科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尝试。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班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班。多年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在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分层推进,是促进优化教学、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在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这种差异的客观性决定了数学教学不能要求有差异的个体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数学教育活动不能一刀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层次的教育要求,不能单一化,而应当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重视每个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这是新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现有的水平为第一水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为第二水平,这两种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而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和发展潜能,以“量身定做”的不同要求,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发展目标,使处于不同发展区的学生都能通过努力来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数学成就动机,调动各层次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数学教育就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新课改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以供同仁们参考。一、培养创新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创新意识就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从本质上讲,创新就是发现。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过程。从另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4.
要重视对家长工作的研究●江苏镇江师范学校胡克训陈克武家庭教育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少年的个性、习惯、行为和追求无不反映出家庭教育的影子。为了促进少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成为“四有”新人,必须树立学校、家庭、社会整体教育的思想,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