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 创新特点 根据一般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本实验的教学时,教师总是过分地强调样品液、斐林试剂甲液、乙液或者双缩脲试剂A液、B液的滴加顺序(课本就是这样强调的),使学生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形下只能去死记硬背;同样,在学生对生物染色剂的染色特性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却硬生生地让学生在显微镜下指认那些黄色或红色的东西就是脂肪更是无稽之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死记硬背.上述教法无疑剥夺了学生的质疑权,违背了我们设立实验是为了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索、建构知识的初衷,更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众所周知质疑往往是创新的开端,当我们还厚着脸皮去指责我们教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时,还是让我们去反省一下自己的教法吧.认识到这一点,心中总有一种想改变它的冲动.  相似文献   
2.
生物课程改革在全国很多地方已经铺开,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给广大生物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它们是全新的,所以需要我们处于教学一线的广大生物教师要不断的开发新课程资源,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生命的奥秘.下面谈谈本人在采用人教版生物学新教材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开发生物学新课程资源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