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教育   3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在彩色印刷中,偏色是十分常见的问题,油墨颜色不纯是偏色的主要原因,如果能解决油墨纸张的灰平衡问题,就可以尽量减少油墨偏色带来的印刷质量问题,本文就是要确定在给定条件下,不同油墨纸张的灰平衡数据和曲线,这对于提高印刷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在设备调整正常的条件下,用photoshop分色软件对一张标准原稿和灰梯尺进行分色,若最终印刷品出现偏红或偏棕色,则是灰平衡(grey balance)存在问题,而灰平衡是任何分色方法实现色彩正确再现的基础.无论是照相分色,电子分色机分色或是dtp系统分色,若不能实现灰平衡,则原稿中的灰…  相似文献   
2.
阶调校正     
本文主要介绍不同原稿的阶调校正及其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首先要理解数学是什么。只有准确地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特点,才能有效地实施其教学。 数学有三大特性,即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在学科培训、教学研究中,我们必须从数学的三大特性的高度理性地认识数学,同时我们需要对数学的特点有着更具体、更鲜活、更有意蕴的理解。于是,我们改编、新创了一组关于数学的精粹而有意蕴的故事,期望借助数学故事引导学生真切地感悟数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正"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多地取决于对数学的心灵感悟,这才是接近数学、走进数学、研究数学和发现数学真理的不竭动力源泉。"(黄光荣语)我的心灵感悟是——数学是一种智慧,数学教育追求智慧的生长。小学数学的教学应是一种智慧的生长,"智慧数学"是小学数学课程核心内容的凝练表述和理论主张,"智慧数学"课堂是学生智慧生长的实践载体。  相似文献   
5.
高峰龄 《江苏教育》2008,(12):20-22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83~84)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规律。 2.在探索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归纳、应用、贯通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获得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6.
陈士文 《江苏教育》2006,(1B):35-36
南开大学率先开设了一门新课程,课程的名称是《数学化》,且作为公共选修课。北大附中校园举办了一个新的活动——“数学化节”。继南开大学之后,《数学化》相继成为其他高等学府的公共选修课程。“数学化节”作为一个特殊的节日在中学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7.
分色质量是决定彩色复制质量的关键。本文根据印品质量的三要素:阶调、色彩、清晰度提出网目调分色质量的控制对象、控制重点,使分色设定逐步实现规范化、数据化。    相似文献   
8.
(续,接1998年第10期37页)2-2-2开环反馈法桌面出版系统的开环控制是指输入、输出设备、显示设备可任意选配,通过自动和人工两种方法进行色彩管理,自动如colorsync色彩管理软件。人工方法则是使用者可根据选定的设备和所使用的油墨纸张,凭借操作者的经验、原稿状态、顾客要求和后工序误差等因素综合考虑,作出判断来调整各种参数设定值。这种方法与操作者的经验、判断有关,也是我国采用最多的方法之一。电子分色机制版就属于开环控制,这种方法控制灵活,但对操作者的要求也很高。三实验原理实验从制作的打样测试原稿出发,通过两种…  相似文献   
9.
关于分数意义的教学,苏教版教材编排在三个年级、四个单元中,分别是: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3课时)、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6课时)、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10课时)、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9课时)。  相似文献   
10.
近日.读到一篇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文章,题目是《语文:体现一种力量,叫思想》。文章没有停留在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关系的阐述上.而是从“力量”“思想”的层面表述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感悟.由此引发我的思考.那么数学教育中需要感悟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