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常常会出现这些错误:一是往往无法准确地描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具体部位;二是孤立、绝对地理解长方体的长、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习得,特别是抽象数学概念的建构,总是按照“动作认知——图形认知——符号认知”循序渐进地发展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介于具体的操作经验与抽象的数学经验之间的“图形认知”的桥梁作用,沟通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按“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升,有效地将具体的操作经验内化为抽象的数学经验.  相似文献   
3.
数学以准确、精炼、严密的数学术语反映数学知识本质.引导学生对数学术语咬文嚼字,仔细推敲,有利于深入洞察数学内涵,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教学也要重视"咬文嚼字".  相似文献   
4.
数学以准确、精炼、严密的数学术语反映数学知识本质。引导学生对数学术语咬文嚼字,仔细推敲,有利于深入洞察数学内涵,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教学也要重视“咬文嚼字”。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论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基础上。《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要重视让学生在生动、现实、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体验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把静态的教材内容改编成动态的、物质化的数学活动,通过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摄取、活动、验证、应用等数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