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旗袍     
祖母的那一箱子旗袍,在我未出生以前就已经存在着了.这些三十年代的物品,也不知道它们是怎么避过了战争的灾难,跟随着主人颠沛辗转,安然无恙地留存了下来.我们家在我很小的时候从南京搬来菰城,当那些军人从一辆很大的军用卡车上卸下家具行李时,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祖母穿着一双黑色的绣花鞋,我妈妈则足蹬一双米色高跟鞋;她们俩的脚边,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箱子.我很奇怪自己的记忆,竟对两双女人的鞋子和一只栗壳色的樟木箱印象深刻.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这只不甚起眼的箱子里竟然会装着这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旗袍.  相似文献   
2.
罗蒂从语言的偶然性出发展开对传统镜像哲学的批判,并设想了一个反讽的自由主义文化作为社会未来之希望.这种文化中的理想成员是自由主义的反讽主义者,他们既渴望最大限度地实现私人创造,又能以“我们”意识促进公共团结.罗蒂相信,只要能区分开私人领域的语汇和公共领域的语汇,反讽的自由主义文化就有实现的可能.罗蒂的设想招致许多非议,这些非议都忽视了罗蒂提出设想的初衷和目的,罗蒂的初衷是强调理想的社会中不应该存在一个绝对的权威资源来作优劣之分的评判,他的目的是促使人们放弃对超验事物的追求,转而追求俗世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浪漫主义反讽是由弗·施莱格尔基于哲学思考提出而后进入美学的.施莱格尔把反讽作为解决有限与无限、绝对的需要把握与不可把握这两组矛盾的手段.对反讽的这种哲学之思进入美学后,文艺创作上表现出三个特点:一,就创作主体而言,反讽赋予艺术家无限的自由;二,就创作主题而言,反讽表现的是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对立和超越;三,就创作方式而言,反讽以残缺代替完整.浪漫主义反讽的极端主观性虽遭到许多诟病,但不应忽视其中蕴含的辩证因素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论述了话语标记语存在的必然性,然后以为so研究对象,分析了它在不同语境条件中可能表现出的多种语用功能,而非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论述了话语标记语存在的必然性,然后以为so研究对象,分析了它在不同语境条件中可能表现出的多种语用功能,而非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