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服务面向、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设置、教师队伍、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科技(研)工作、发展模式、就业创业教育、学校管理、文化传承与创新、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以期推动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智能医疗装备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思政元素不明显、难以体现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相融合等缺点,以专业课"医用电子仪器分析与维护"为例,挖掘八个课程思政案例,融入课程教学.结合线上平台,上传思政微课案例视频,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人文情怀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3.
构建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长株潭"两型社会"的获批,为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撑和研究空间.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呈现出信息封闭性、资源共享性、能源密集性、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构建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要合理利用湘江自然资源,开展有特色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运动;积极融合高校体育资源,带动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平稳发展;自主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扩大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信息容量;积极挖掘体育明星资源,推动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明星效应;提供统一医疗体育服务体系,发挥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健身作用.  相似文献   
4.
纳米碳酸钙新产品的干燥,目前大多采用盘式干燥、喷雾烘干、闪蒸干燥、带式烘干等方法,如何选择合适干燥器对生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基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学”与“习”的有机结合。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并结合教学研究与改革,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政产学研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多种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平台,从而不断探索体现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陈小虎 《学周刊C版》2023,(17):103-105
核心素养就是建立在学科基础知识之上的与学生自身品格以及综合能力息息相关的一类素养,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俨然已经成为最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将素养的培养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在夯实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是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教学的一大方向。文章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从教学观念、培养目标、培养原则以及教学手段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学科核心素养在生物课堂中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7.
8.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是在计划经济机制下进行运作的,对高校体育的认识与评价,主要偏重于体育的教育功能与生理功能方面,很少从经济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构成了高校体育市场的物质支撑.学校体育资源的拓展也可促使其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目的应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活动的功能主要是满足师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经费和劳务需求,非经济专业的高校体育人,也必须学会与"无形的手"周旋并能赢的资金运作技巧.  相似文献   
9.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及发展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论述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指出其办学不能走传统本科教育的老路,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建设思路,开拓培养途径,改革培养模式,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下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STS教育强调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等紧密结合,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劳动素质得到提高,参与意识得到增强,即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人才.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不仅应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生物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视技术教育,使科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