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把握仿写条件是解答“语句仿写”题的关键,这个条件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条件明白地写在题目当中,一般不会看错,隐性条件隐藏在要求考生仿写的语言材料当中。从考试及平时训练的情况来看,学生比较容易忽略隐性条件,或者说发现不了,所以,“语句仿写”特别要注意审题环节,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尤其是对隐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读解理论认为,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存在两种式样的力的作用,一种是由文本的艺术水准、结构样态形成的力的式样,另一种是由读者的审美经验与期待视野构成的力的式样,这两种式样的力在阅读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动态的张力结构,当两种力的式样相互调节,达到异质同形(两种力的式样相似)时,便是成功的阅读。整体感知文本就是两种式样的力的碰撞,其效果取决于两种力的式样相似程度。由于每个文本的结构样态不可能是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而且每个读者的审美经验与期待视野也不  相似文献   
3.
英国有一个藏书很多的人,他一生酷爱读书,却没有任何建树。后人把这种读书甚多而不善于运用的人称为"两脚书橱""。两脚书橱"缺乏的正是创造性地运用信息的整合能力。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论述文的结构无非是由三“论”组合而成,即“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从古至今,无数优秀的论述类文章,千变万化总离不开这个“格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依“格”而作。考场论述文如果不按照这个结构模式写,很容易被判为文体不规范。一般而言,三“论”之中的本论部分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本自身达到的高度,教师对文本的理解高度,学生力所能及的高度,构成了阅读教学中的“三维高度”。阅读教学的最佳状态就是“三维高度”相融合,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理解抵达文本自身的高度,甚至超越文本,使学生原来的认知层次有了明显的提升。“三维高度”的有效融合,是高效阅读教学的保证和实现。  相似文献   
6.
师:据我所知,很多同学不太喜欢文言文,认为文言文学起来困难,而且没什么意义。其实,学点文言对优化语言、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很有好处,先请大家来做一个练习。 (投影:1.看节舞台精彩纷呈,许多名家一起登台表演。2.多数农民以金丝猴为捕猎对象,主要是陋  相似文献   
7.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苏东坡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苏东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写这首词的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个性化读解与“全员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个性化读解 新课程理念重视文本内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关注学生个体的性格、阅历和修养等的差异性,强调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个性品质必须在开放中生成,在多元中发展,以个性化的“多元解读”理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这种阅读教学理念普及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确实热闹了许多,“满堂灌”的现象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1995·9)刊登了特级教师朱显驹老师对记者的一番谈话,并希望就朱老师“对高考语文测试的反思”展开讨论。笔者很想借此机会一吐胸中块垒。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在“少、慢、差、费”的困境中左冲右突,但始终未能走出低谷。近几年来,语文教学非但没有丝毫起色,反而渐渐偏离阳光大道,钻进了死胡同,令有识之士跌足长叹。究其原因,高考语文测试难  相似文献   
10.
去年年底某市一次语教学研讨会上,有关负责人宣布,从明年开始,该市将全面开设选修课,到时候教师要挂牌授课,而且还要根据听课的学生数的多少来评定教师的教学成果。据说这是新课程背景下选修课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