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课堂教学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信息化和多元化的社会使人们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经把英语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初,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体现其趣味性,教学方法要体现其直观性和多样性,教学形式要省时有效,教学评价要有利于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的高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们在教育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的、现代的知识文化和价值观念,也要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和资源,通过一些本土化的方法和手段,把这些珍贵的文化和资源引进学校,介绍和传授给学生。这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人类文化的精华。各地的民族高校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弘扬都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纵观我国的特殊教育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和研究人员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都较少,而专门研究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成果又更少。文章就我国近现代以来的民族特殊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着重论述民族特殊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孔子和墨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言人和中国教育的先驱,孔子在广泛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直至今天,但其思想和实践主要是针对中等人的。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事必躬亲是其思想的重要特征,注重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知识,掌握技能。虽然墨子的教育思想没能成为正统的思想,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今天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问是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对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形式下,许多教师在阅读课的提问方面,讲数量而不讲质量,教师不提问而全由学生提问,当前中学阅读教学在提问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当前的中学阅读教学中,既要注重教师提问,又不能忽视学生提问的重要性,要把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有机地配合起来,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把岩、矿石的激电效应差异当成物质基础,再通过探索观察大地激电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的一种电法勘探分支方法,这就是时间域激发极化法。该方法在寻找金属矿、能源和工程地质等不同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的进行反演和异常体的评价,对各种激电参数的正演研究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电法勘探的正演数值模拟中,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限元的方法应用十分广泛。由基本的点源二维地电问题出发,讨论使用有限元理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生活与教育相辅相成,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两者相互促进而发展.但是现实的教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的生活过于理性化和体制化,缺乏对学生完满生活的建构;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教育主要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忽视了学生人格和心灵的唤醒.教育要回归生活,以生活为中心,努力建构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课程观,培养学生重建新生活的能力,引导人学会共同生活,以培养面向现实生活、走向未来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8.
特殊教育是针对特殊儿童施行的特别类型的教育。不管是教育对象还是教育方式方法都呈现出其特殊性。长期以来,社会、教育界、学术界把重心和关注点主要投注在经济和社会相对较发达的主流社会地区,特殊教育资源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而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关注较少。这种现象一方面体现了特殊教育研究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教育研究者一定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9.
新编高中历史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有许多新特点:如每章前都有一段引言概括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国内外形势、本章要点等;有大量的楷体阅读材料、丰富的插图及说明和表格材料等。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原始文献资料。这些材料的提供,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也让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