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中要注重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不等式处在代数、三角、几何等知识的交汇处,是高考的重要内容.根据近年高考不等式试题的分析研究,不难发现下面考点是高考的重点内容,预测它们还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首选题材.下面探求这几类试题的考点及其求解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科《考试说明》要求学生: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及其应用.3理解不等式|a|-|b|≤|a+b|≤|a|+|b|.下面介绍高考不等式基础试题考点及解析.考点1 均值不等式定理简单应用例1 (1999年全国高考题)若正数a,b满足ab=a+b+3,则ab的取值范围是.解析:运用均值不等式求和的最小值或积的最大值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各数为正;和或积为定值;等号应能成立.解:由均值不等式定理得ab=a+b+3≥2ab+3.即(ab+1)(…  相似文献   
5.
不等式处在代数、三角、几何等知识的交汇处,是高考的重要内容.根据近年高考不等式试题的分析研究,不难发现下面考点是高考的重点内容,预测它们还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首选题材.下面探求这几类试题的考点及其求解思路和方法.考点1 综合法证明不等式例1 (1993年全国高考题)已知关于x的实系数二次方程x2+ax+b=0有两个实数根α,β,证明:如果2|a|<4+b且|b|<4,那么|α|<2,|β|<2.解析:综合法的证明思路是“由因导果”,即从题设条件或已经证明的结论、公式出发,逐步推理,得到欲证的不等式.这种证明方法条理清楚,易表述.证明:设f(x)=x2+ax+b,由2|a|<4…  相似文献   
6.
中学阶段只学习了几类基本初等函数,事实上我们碰到的函数却形形色色.不过这些函数往往与基本类型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图像往往可由基本类型函数图像变换而得,而最基本、最主要的变换途径就是平移.  相似文献   
7.
总体上讲 ,立体几何中的问题不外乎分为证明和计算两种 ,而计算常常包含“找→证→求”三个步骤 ,由于它集证明、计算于一身 ,不仅如此 ,计算能力也是高考必须要求的重要能力 ,因而倍受命题者的青睐 ,解决计算是每位同学应该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角、距离是立体几何计算中的两大问题 ,而距离是大多同学感觉棘手的一类问题 ,它包括线线、点面、线面、面面的距离 ,后三者常常最终落脚到点面的距离 ,而线线 (常常是异面直线 )的距离不仅让很多同学头痛 ,而且它包含了求距离的一般方法 ,因而笔者对此做了肤浅的探究 .1 直接作公垂线 .例 1  ( …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在琢磨2005年全国高考题的时候,一不留神发现“2005年全国Ⅱ文理第16题”的答案有问题,现将理由简述如下,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