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本文首先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处于不发达的初级阶段上;同时阐述了党在这一阶段的基本纲领。其次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特点:思想水平和道德规范体系的多层次性;思想道德发展与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不协调性;国民思想道德境界的差异性。最后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国现阶段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指导,为明确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为跨世纪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建构提供了实施的目标和可操作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博施济众、扶危济困、热心公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民间士绅、百姓都是这种观念的倡导、力行者。中国传统家训中就有极为丰富的公益教化内容。古代的思想家们无不强调仁与爱的统一。仁爱的根本要求是爱人、助人、利人。这一传统在家训文化中可以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释和发挥。许多家训作者都把尽自家财力、物力资助贫苦族党乡人  相似文献   
4.
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解放以前,除了《颜氏家训》有些专门研究之外,传统家训基本上处在撰写、订立、编印和传播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家训学的研究在我国空前繁荣,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学者们从历代古籍中爬梳钩沉,筛选整理,重印、再版了大量传统家训著作,撰写、出版了家训研究的一批专著、论文,对家训产生、分期与发展历程、内容作了全面的探讨,在挖掘、弘扬传统家训这一珍贵遗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是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件。《意见》针对未成年人品德形成的实际,提出了知与行相统一等原则。笔认为,认真反思我国青少年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贯彻知行统一原则的最佳途径是道德养成。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家训三千多年的发展中,有一篇形式独特、别开生面的家训——明代的《庭帏杂录》。一般家训是长辈撰写以教训子孙,而这篇家训,则是由袁衷、袁襄、袁裳、袁表、袁衮兄弟五人根据父亲袁参坡、母亲李氏平时对他们的训示回忆、整理而成,每人撰写一部分。这篇家训最为鲜明的特点是袁、李夫妇对儿子的教诲,不是板着面孔说教, 而是循循善诱,教勉结合,谈修身、论学问亲切朴实,教育子弟、指导做人时重言传更重身教。尤其是李氏对孩子的以身立教更是感人至深,给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7.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课,是临床各科的基础。诊断学临床见习是实现医学生向实习医生过渡的重要环节,对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形成以及最终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对于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  相似文献   
8.
民族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因专业及学生自身特点,对其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从课程教学所具有的功能到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差异具有三方面的特点.结合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民族理论与政策教学实践,提出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加强自身教学科研修养.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科技创新与绿色化的时空演变进行刻画并对科技创新对绿色化的影响机制进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绿色化水平逐年提升,二者的时序演变具有显著相似性;(2)科技创新和绿色化在空间分布上均由"大差距低水平"逐渐向"小差距高水平"的特点转变;(3)科技创新通过资源利用效应、投入产出效应、知识外溢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对区域绿色化起到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生命价值观教育是生命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学生正确、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的形成是生命教育的最高目标。本研究对江西省部分大学生进行了生命价值观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部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是比较正确、积极的,但是少部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