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20世纪80年代后,黔中屯堡文化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兴趣。30年来,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对作为屯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歌、说唱、戏曲和仪式音乐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这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缺位。  相似文献   
2.
陈忠松 《文教资料》2011,(25):182-183
西部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地方性课程的教学目标可预设为知识扩展和兴趣培养、观念塑造和技能掌握两个层面,教材建设要注意传统性与现代性兼顾、思想性与艺术性兼顾、广泛性和代表性兼顾、操作性与体验性兼顾、师范性和学术性兼顾,可采用图文影音呈示、分组训练、观摩民俗节日活动、模拟传承和评介交流等方式实施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3.
安顺地戏的唱本 、 唱腔 、 行头和审美特征表明它是通过将成熟戏剧的表现手法引入村赛仪式形成的一种仪式性戏剧.黔中地区的艰难图存 、 华风教化和仪式传统,是屯堡人引戏入仪的主要社会历史背景.引戏入仪是中国戏剧史书写中被忽略的一条支线,安顺地戏是这一支线存在的例证.安顺地戏是屯堡文化的标志性事象,从安顺地戏这一独特的"身世"可知屯堡文化并不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 、 特定地域文化在黔中的原样留存,而是中土文化这一基本条件与黔中各种偶然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唯一性的文化.引仪入仪的智慧,彰显了屯堡人在追随传承中土文化的同时,因时 、 因地 、 因势创造自己独特文化的精神与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