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总结了作者在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认为在心理统计学的教学设计中主要应当注意以下3点:①宜注重教学的生动性,忌盲目拔高教学难度;②宜将心理实验设计与心理统计学的教学相结合,忌过于注重数理讲授;③宜与统计软件结合教学,忌纯粹讲授式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陈新葵 《考试周刊》2009,(17):230-231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极为重要,本文对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汉语动词、名词认知的影响因素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词、名词认知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和神经语言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表义文字,汉语有不同于其他拼音文字的特性。文章对动词、名词认知中词频、笔画数、义符熟悉性、词汇获得年龄、情境可获得性、具体性六个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作了述评,并结合汉语的特殊性,对汉语动词、名词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词汇判断和命名范式,探讨中文身体动词的语义特异性加工.结果表明,不同身体动词的词汇判断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在义符标示动作器官的身体动词中,使用口、眼的动词比使用手、脚的动词反应时长.义符与身体动词的意义一致或不一致在词汇判断和命名中出现不同的反应模式:在词汇判断中,在一致条件下,不同动作发出器官的身体动词的反应时差异显著,在不一致条件下差异不显著;在命名中,无论是在一致条件下还是在不一致条件下,具有不同动作发出器官的身体动词的反应时差异均显著.整个研究表明,中文身体动词的认知既与躯体动作的神经表征有关,也与语言特点和加工任务有关.  相似文献   
5.
动、名词的认知及其脑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动、名词是语言中的两个主要词类。动、名词的获得时间、心理表征及其神经机制存在差异,影响提取的因素也不同。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对动、名词的认知及其脑机制的研究为不同语言的动、名词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