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惜情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  相似文献   
2.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得力名篇。该作一问世,就震动了当时的诗坛,成为时人争相模仿的典范。他的诗友元稹、李绅在此之前或之后也写过题材相类的诗章,但成就及影响却远未及他。其原因何在?比较三首诗在处理细节、抒情关系时的不同手法,成功得失,可见一斑。元稹的诗作叫《琵琶歌》,是写给一个叫管儿的琵琶女的,诗中对琵琶女精湛技艺的描写是很独到的,例如用“霜刀破竹无残节”来形容音乐上流畅的境界;用“冰泉呜咽流莺涩”来形容冷涩的氛围;用“日寒一声深殿磐,骤弹曲破音繁并”来描写重弹和快弹,这些比起白居易的《琵琶…  相似文献   
3.
[话题设计一] 波涛汹涌的大海茫茫无际,一艘帆船在波峰浪谷间颠簸起伏,危在旦夕。一位年轻的水手爬向高处去调整风帆的方向,他向上爬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低头向下看。浪高风急使他非常恐惧,腿开始发抖,身体失去了平衡。这时,一位老  相似文献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习题那树王鼎钧①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  相似文献   
5.
欲望之绳     
关外有一种神奇的捕猎法。一根细而极韧的绳上,紧系着一种叫做“虎头果”的浆果,浆果只有两个铜钱般大小,其色如火,香气扑鼻。如果哪一头野牛为其诱惑,将浆果吞下,浆果很快变得坚如石头,且变得如拳头般大小。此时,如果野牛再想吐出浆果便已为时晚矣。胃部越胀越痛,野牛便被缰绳拉着,一圈圈围着拴绳的树桩团团转,团团转,最后力竭而倒。事情是听人说的,慧明很费解,野牛何以为细绳所困。便问了无禅师:“什么东西团团转而死?”了无禅师慧目微启:“皆因绳未断啊!”慧明一惊:“师父,徒儿未说,师父何以知道?”了无禅师目露精光,笑如洪钟,“你说的是…  相似文献   
6.
如今,小洋楼就像手机那样,从城市到乡村,从少数人的奢侈到遍地开花般的普及,从一种时髦到一种狂潮,神州大地上一个个风情各异的古村古镇,转瞬之间变成一片片洋楼群。它们傲立于山野,突现于平原,它们和这里的历史没有关系,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完全没有关系。一次我驱车从杭州到金华,两边车窗外的景观叫我震惊不已,那些青瓦粉墙  相似文献   
7.
陈昌安 《考试》2004,(5):6-8
了解话题作文拟题及开头、结尾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剖析、感悟,培养学生拟题及写作开头、结尾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考的诗歌鉴赏题的比重、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掌握此类试题的特点,探究解题的规律,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是我们备考、复习中应该尤为重视的问题。根据历年高考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古诗词鉴赏试题有如下特点: 一、选材多为唐、宋、元时期。所选作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曾听过一首外国民谣,不知何故那头两句就一直深印在脑子里。这两句是:在那遥远的山那边,人说,幸福就住在那里……后来年事渐长,每想起这两句民谣,就产生疑问:幸福为何一定要住在山的那一边?如果住在这边,住得近一点不可以吗?我一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文后习题。幸福为何总在遥远的山那边[台湾]谢鹏雄小时候曾听过一首外国民谣 ,不知何故那头两句就一直深印在脑子里。这两句是 :在那遥远的山那边 ,人说 ,幸福就住在那里……后来年事渐长 ,每想起这两句词 ,就产生疑问 :幸福为何一定要住在山的那一边?如果住在这边 ,住得近一点不可以吗?我一直有这疑问 ,但又不敢问人 ,怕问出来 ,人家会笑我傻 ,而且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 ,即便是拿出来问人 ,大概也得不到什么答案。稍稍长大以后 ,我开始偶尔看到 ,并蓄意去注意看起来好像很幸福的人。我想 ,幸福的人 ,必是幸福住在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