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该用何种句式对日语俳句进行汉译,翻译界一直众说纷纭。围绕这一问题,译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其翻译句式——汉译时到底该取义还是存形。根据对俳句翻译中形与义的矛盾以及中日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分析,为了如实、完整地传达俳句韵味,汉译时应采取异化译法,尽可能保留俳句原有的句式,亦即用"5、7、5"的句式进行汉译。而由于中日两国语言的特点,这也是完全可行的,该句式也较易为汉语读者所接受,通过"稀释"、"叠字"等手段,也可解决俳句汉译带来的中日语信息量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2.
3.
一般认为,语言由客观事态与主观态度两部分构成,由于语言形态等的差异,各语言表现事态与态度的具体形式也各不相同。在表达句子的主观态度方面,英语主要有语气(mood)和情态(modality)这两部分,它们在范畴、表现形式以及层面上都有所不同,构成了一个对立统一的体系。作为孤立语的现代汉语,在涉及主观态度时,当前研宛界或是用语气,或是用情态来表达,并没有真正形成语气、情态同时存在的局面。事实上,在汉语的实际研究中,语气或情态都被等同于英语的情态概念,尽管措词不同,在实际中往往被当作同一范畴加以应用。汉语为典型的孤立语,不具备屈折性,缺乏丰富的词尾变化,不便于细分出一个类似于英语中的语气范畴。  相似文献   
4.
语言具有主观性,从句子结构上来看,日语的语气部分是主观性得以充分显现的重要部分,语气和命题部分构成了句子的基本结构。语气即为对命题以及对象的主观态度,在日语中由多种词性构成,可显现于句首、句中、句尾及句外,且可分为有标识和无标识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听力水平直接影响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听力在日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分析高校日语听力教学现状,探讨日语听力课外学习的优点,针对日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几种合适的课外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日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文化上的交流也源远流长。其佛教的传播、发展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也不可否认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主要通过对一些相关日文文献资料的整理,梳理出佛教在日本古代早期(平安时代之前)的传入、发展、兴盛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并最终总结出其传播中体现出的政治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