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近年来,短视频使用成为理解当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情境,吸引了传统新闻媒体的入场。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短视频新闻的研究,梳理短视频新闻研究的历史脉络以及当前短视频研究的主要议题,并对当下的研究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指出短视频新闻研究值得拓展的方向。这些短视频新闻实践与研究,为传统新闻媒体的移动化转化提供了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2.
短视频成瘾是媒介成瘾问题的新兴议题,学界多从量化角度分析成瘾的严重性、成因和影响等,较少审视短视频应用的可供性及其引发的主体性问题。通过对短视频用户的深度访谈,以媒介的可供性视角切入,发现短视频应用的交互逻辑与底层算法既为用户创造了“无限”的娱乐体验,又为其提供了“有限”的控制选择。可供性作为调控策略让用户深陷于技术环境的社会压力中,又游移于自我控制的抉择之间。基于这样的媒介逻辑,用户更愿意拥抱技术,而将“上瘾”问题归咎于自身。短视频应用制造了可被“驯化”的假象,又使用户成为“反驯化”的对象。短视频“生成”和“制造”上瘾的机制,为理解算法时代的人机关系、主体性等伦理问题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新闻框架理论的研究主要从文本的单模态出发,注重单篇文本的话语,而忽视了对文本多模态的探讨.文章从党报的编排来理解“框架”,将框架理论的研究思路拓展到对新闻的编排分析中,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发现改革开放后的《人民日报》双头条在呈现新闻报道中存在稳定的模式,是一种表达地方经济建设的框架.这种框架利用编排中观感上的“平衡”,不仅宣示权威性,而且传达典型性.因此,对报纸媒体的研究,应该结合媒介的属性,有整体的编排思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