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寻找打开少年性格奥秘的钥匙。在这种情况下,常常听到大人们对少车的傲慢、懒惰、固执的抱怨,这集中反映在“民间”的说法中:“不象我们那时的青年……”如果分析一下,这个很明显在所有时期一直重复的结论是正确的。年轻人确实不象我们自己年轻时那样。这是生活的规律。每  相似文献   
2.
陈根荣 《教育艺术》2006,(12):62-63
《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中对文学作品教学这样描述道:“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课程标准》第11页)近三年来,笔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文学作品“三读法”教学,正是在这种新课程教学理念及其形式日益更新背景下思考和实践的结果。所谓文学作品“三读法”阅读教…  相似文献   
3.
陈根荣 《江苏教育》2007,(11):38-38
“快慢班”,一度成为教育的热点、焦点,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终因其“蜕变”(违反新《义务教育法》),而成为众矢之的,被勒令叫停,成了不应有的教育“闹剧”!笔者以为,问题不在于“快慢班”.而在于其变质:“快慢班”是教育“行政化”、教育“产业化”、教育“功利化”的必然“乱象”。“快慢班”成了教育“三化”的“替罪羔羊”。  相似文献   
4.
教育应从什么出发,是教育的首义,决定着教育的走向和未来,大是大非,不容含糊。诚然,在课改成果面前,我们的教育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中心”的倾向。(如“优质课”评价中心是教师“上得”如何,而不是学生“学得”怎样)最近,笔者又一次拜读了《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陶行知经典教育思想“六大解放”(1.解放他的头脑2.解放他的双手3.解放他的眼睛4.解放他的嘴5.解放他的空间6.解放他的时间),既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终结点。“六大解放”十分明确地表明:教师的教育不是从教师本身出发,也不是从教材出发…  相似文献   
5.
陈根荣 《现代语文》2006,(10):117-117
“表现人世间最普通的父子之情”(朱国华——朱自清弟弟语)的朱自清散名篇《背影》,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挚的父子之情,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然而,我每次读《背影》,总感到朱自清描写“背影”的后面蕴涵着满腔的忧愤——听到了朱自清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强烈不满的“隆隆”“惊雷”。  相似文献   
6.
陈根荣 《政治课教学》2012,(8):72-72,F0003
一、案例描述 学期初,我班转来了一名外地的学生小敏。注册时,据他父亲说,他是随着父母打工来到铜罗的。外地转来的学生“状况”各异.更何况,小敏是因为在当地的学校与学生互殴被学校“记过”处分,父母为改变小敏的学习环境,带小敏到这儿来的。  相似文献   
7.
“快慢班”,一度成为教育的热点、焦点,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终因其“蜕变”(违反新《义务教育法》),而成为众矢之的,被勒令叫停,成了不应有的教育“闹剧”!笔者以为,问题不在于“快慢班”,而在于其变质:“快慢班”是教育“行政化”、教育“产业化”、教育“功利化”的必然“乱象”。“快慢班”成了教育“三化”的“替罪羔羊”。[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纺织业连年大幅度增长,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消费者对纺织品的选择越来越高,新品种流行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竞争激烈。浙江的色织产品在数量、品种、销售等方面均居于全国中游偏上水平,必须在品种技术上力求突破提高,才有发展前途。首先应充分利用我省装备上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发挥设计优势,瞄准“仿真”、“舒适”目标,积极采用新原料,开发新品种。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住房的改善扩大和旅游业的发展,装饰织品的潜在市场很大。在欧美发达国家,装饰织品约占1/3。在  相似文献   
9.
书缘     
我从小就十分爱看书,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把书当作是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爱不释手。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我舍不得花,都攒起来买书。每逢过生日,爸爸妈妈问我要什么礼物时,我都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书!书!书!我要书!”因为书,我领略到了金字  相似文献   
10.
美的散文,含义深刻的童话或寓言,直抒情怀的古诗词……每篇文章都有自身的重点和难点,在阅读中如何突破呢?下面举几个实例以说明如何抓住重点,作好阅读铺垫这一有效途径,来突破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一、抓住背景作好阅读铺垫而突破重难点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有一些是年代久远的,小学生阅历少,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一个读者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生活环境、社会状况,就会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造成一定的困难,有时甚至会有误解。而了解文本写作或文本所述事件的时代背景则可以缩短和跨越时空,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