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长余辉发光材料在激发源停止激发后,仍然能够持续发光[1],在弱光照明、应急指示、建筑节能、智能交通、信息存储和显示等领域,特别是能在"免激发"条件下实现生物传感和成像以及多重数据加密和防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无机长余辉材料的悠久历史和如火如荼的研究现状相比,有机长余辉材料的发展甚晚,这是因为有机分子的激发态高度活泼,辐射和非辐射跃迁、激子转化和迁移、能量传输和转移等多种过程并存[2—4],激发态寿命  相似文献   
2.
实践了原理性和研究性核磁共振实验的教学改革,从推进实验室开放、允许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开展实验等方面,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环境和条件,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研究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上提高了核磁共振实验教学质量以及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