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调整教学预设能更圆满地完成或超越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还能有效地提升教师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课  相似文献   
2.
建设学习型城市,必须构建终生教育体系.当前学习支持体系在服务范围、开放程度、资源覆盖面和学习形式上尚不能满足学习型社会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为顺应发展需要,可以构建一个覆盖面更广的开放学习平台,该平台将扩展学习功能,丰富学习资源,加强交互功能,建立学分银行,同时开展线下活动.平台建设中还将涉及师资、资源、设施、管理、技能认证还有资金等几个重要方面的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其科普法治知识。学校是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授的主要阵地,家庭则是学生践行理论的主要场所。完美的教育是家校合作的教育,学校与家庭建立统一战线,形成合力,能让学生真正将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底,在福州市培训者的培训会上,专家们又给我们传递了一条信息。当前小学数学教研课题开始关注最务实的话题——“要求读懂课堂、读懂学生、读懂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蓝本,是教师沟通学生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基本线索。加强对教材的认识、研究与品读是迈向成功教学的第一块“敲门砖”。  相似文献   
5.
摘要: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探究问题、发展思维的主阵地。如何依托数学知识点本身彰显小学数学课堂内在的厚重度呢?我们认为,只有做到多维度诠释知识点,深度挖掘数学知识点的内在逻辑美,全面落实知识点的显性和隐性目标,真正实现知识增值,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彰显魅力,厚实内涵。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底,在福州市培训者的培训会上,专家们又给我们传递了一条信息。当前小学数学教研课题开始关注最务实的话题——“要求读懂课堂、读懂学生、读懂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蓝本,是教师沟通学生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基本线索。加强对教材的认识、研究与品读是迈向成功教学的第一块“敲门砖”。  相似文献   
7.
陈燕月 《教书育人》2008,(10):44-4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调整教学预设能更圆满地完成或超越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还能有效地提升教师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教学的调整可以是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策略的调整、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整、课堂学习气氛的调整等等,适时调整能促进课堂更有效地在快乐与智慧中行进,实现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课堂的同时,凸显课堂的内涵与灵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