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里的“问”,就是指问题意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设法诱发学生对事物追根溯源的愿望,使他们掌握正确提问的方法,培养提问的兴趣和爱好,简单地说,就是“想问、会问、爱问”。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创设情境。一、创设问题情境,诱使学生想问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且能使学生产生探求的欲望,急于明白“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针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  相似文献   
2.
陈理晋 《广西教育》2007,(6A):37-37
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所发现,可以说,学生的发现越多,探究学习越成功。  相似文献   
3.
儿童对于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缘于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教师应积极营造探究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探究和乐于探究,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现就如何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谈谈笔者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课堂隐性管理,就是与显性管理互补的管理方式。它是在不中断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充分运用体态语言,通过自己的眼神、动作、声调的变化……并将其巧妙渗透于教学之中实行的管理。课堂隐性管理方法不少,笔者多年实践并学习探究,归纳为"十法"。一、体势示意法为帮助教师有效地当好"组织者"、"指导者"、"教学活动的推进者",并能及时有效地收集、便捷地分析反馈信息,我校提炼出一套形之有效的课堂体态语。要求发表意见(举手,  相似文献   
5.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南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建瓯市教育优先发展“十二五”规划》,建立了完整的学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课程课标》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学习方式;强调通过合作与探究,培养和提升学生合作交往及科学探究能力。随着课堂改革的深人,建立“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构建多元、开放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一、通过课堂教学,培养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是培养科学素养的主渠道。各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可充分地挖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用活《科学》教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教育。教材中到处蕴涵着“自然是由物质组成的”、“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等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这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科学自然观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极好教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