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以北宋知名理学家杨时为出生地和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三明将乐,目前旅游项目主要还是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主,在国内大力提倡生态文化旅游的背景下,显然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海西"发展战略和将乐旅游的现状,已经具备了实施生态文化旅游的现实可能性,故而将乐应当适时提出以杨时为主要文化符号的生态文化旅游指导原则和包括力推杨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合作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对将乐旅游从文化价值上提升品位与知名度,促进将乐旅游事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歌妓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 对柳永的创作特点与风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从而奠定柳永在中国词史上的特殊地位。本文试图从柳永与歌妓的合作、歌妓对柳永的创作特点与风格的影响、歌妓对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所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谈歌妓在柳永词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欧阳丽雪  陈登平 《文教资料》2020,(5):120-122,67
公费师范生的师德培养是一个新问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福建教育有着百年闽师的优秀传统:一是有爱国、爱乡、爱教和具有开创精神;二是让最优秀的学生来当老师;三是具有有系统有步骤的师德养成教育规划。目前公费师范生师德培养有公与非公的矛盾、师范生师德养成规划欠缺、地方政府的速成心态和对师范生投入不足四个方面。公费师范生师德培养可以从政府、学校和师范生主体三个层面考虑。  相似文献   
4.
柳永生活时期正是宋型文化确立,北宋经济尤其是都市经济逐步繁荣发展时期,与之相应的北宋都市文化也逐步完成转型。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受到这样都市文化氛围的浸染,故他创作的歌词也绝大多数与都市及其生活相关。北宋繁荣的都市文化为柳永创作都市词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其都市词则作为都市文化的独特载体并为之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和改革开放双重因素影响下,大批明溪人出国到欧洲谋生成为新侨民,也使明溪成为"旅欧第一县"。新侨民在欧洲耳濡目染,逐渐对欧洲文化有了自己的认同。他们对欧洲的文化认同主要包含经济认同、文明认同、身份认同三个方面。在建设全面小康生活的现代化道路上,"海西新侨乡"应该对以农和儒为本的文化进行重构,充分树立并大力宣传"旅欧第一县"的文化品牌;以生态和侨资为抓手促进侨乡的经济建设;以欧式风格成为城镇规划的主体风格;在制度规范和教育两方面努力使侨乡成为文明和谐的县。  相似文献   
6.
颂体文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到了柳永的手里,词成为他"颂主告神"求取功名的手段.这类词作在<乐章集>中主要可以分为"描绘地方美景,盛赞地方官员"和"高歌盛世图景,祈愿王朝伟业"两部分.从认识价值角度来说,它们是"文学化的历史";从艺术价值角度来说,它们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常山之蛇"最早是军事上的用语,但一用到文学上就对词的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屯田蹊径"指的是柳永作词的基本规律及其慢词的结构.本文就二者的关系做了一点探讨,同时指出柳词这一词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地处福建内陆的明溪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双重因素影响下,青壮年出国到欧洲谋生逐渐成为一种潮流,遂使明溪成"海西新侨乡"。移民在国外和进城务工相比因二者在距离的远近,和中欧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环境等不同的因素作用下,移民对侨乡建设在思想观念、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以生态立县、强县的前提下,以情系故乡作为情感纽带,留住人才,创立品牌作为辐射效应,吸引更多侨资、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强势投入,使"海西新侨乡"在"海西"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又快又好。  相似文献   
9.
南溪书院生态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尤溪最能体现朱熹理学文化的无疑就是南溪书院。考察南溪书院建设的历史,可以发现世人对南溪书院有着特殊的情结。打造朱子文化城的核心应该是南溪书院的建设。目前南溪书院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文化意蕴尚不能充分体现朱子文化的精髓,不能很好地为朱子文化城的建设服务。南溪书院的建设应始终贯穿生态与文化两条主线,做好生态文章,提升文化品位,借“海西”发展的东风,促进尤溪经济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几个方面阐述了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如何培养个性鲜明的创造型写作人才的问题,就教于方家同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