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
在"克己复礼"诠释史上,"克去己私,复返天理"的思路虽具有典范性意义,但在宋儒杨慈湖那里遭遇了挑战。慈湖从心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赋予"克"、"己"、"礼"等概念新的内涵,提供了异于传统的颠覆性理解。慈湖对"克己复礼"的全新阐释在阳明后学那里得到了积极回应,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与慈湖有颇多契合之处。由此可见,经典文本具有开放性,通过思想家们创造性的解读,往往可以生发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序言南宋爱国者文天祥曾用诗意般的文字描述明州(今宁波)四先生:广平(舒璘)之学,春风和平。南轩发源,象山始亨。金华武夷,夜窗几平。定川(沈焕)之学,秋霜肃凝。瞻彼慈湖(杨简),云间月澄。瞻彼絜斋(袁燮),玉泽冰莹。溯源皆从,象山弟兄(Shu1966:fulu,xia,29a)。他们以陆九渊(1139~1193年)最重要的追随  相似文献   
4.
在“克己复礼”诠释史上,“克去己私,复返天理”的思路虽具有典范性意义,但在宋儒杨慈湖那里遭遇了挑战.慈湖从心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赋予“克”、“己”、“礼”等概念新的内涵,提供了异于传统的颠覆性理解.慈湖对“克己复礼”的全新阐释在阳明后学那里得到了积极回应,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与慈湖有颇多契合之处.由此可见,经典文本具有开放性,通过思想家们创造性的解读,往往可以生发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