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祥福 《文教资料》2008,(28):154-156
林语堂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自由主义作家,以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著称,被称为幽默大师.林语堂早期从语丝社的"急先锋"到另起炉灶创办<论语>,提倡幽默与性灵的小品文,他的写作观念和创作理念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本文将结合社会环境.作家的创作心态等方面,从林语堂在"语丝社"和"论语派"两个时期的创作变化来解析其创作理念的建构与变迁.  相似文献   
2.
基于不同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中国乡村治理的改革,存在两种取向:国家取向和社会取向,并在实践中体现为完善官僚体制和社会治理。就理论层面而言,各种乡村治理模式的结构设计,都包括了完善官僚制和社会治理的内容;但在实践层面,国家对社会进行控制的目标追求占统治地位,现行的“乡政、村治”模式及其改革明显偏向国家取向这一边。如何处理这两种取向的矛盾,形成合理的治理结构,是乡村治理改革中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4.
颜之推是6世纪后期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字音韵学家、教育思想家。颜之推虽然出身于那时代已经腐朽的士族阶层,他所处的时代又是一个政治上战乱频仍、时局动荡,思想上三教纷争、清谈玄学,文学上骈文泛滥、文风浮艳的时代。而这一切都没有妨碍颜之推成为那个时期“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这主要得益于他早年受到良好的儒学传统的熏陶,儒家思想是颜之推一生的思想基础。颜之推也是中国传统儒学由两汉向隋唐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颜之推9岁时,一次可怕的瘟疫使“家涂离散,百口索然”(《颜氏家训·序致》。以下所引篇目,均出自《颜…  相似文献   
5.
基于不同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中国乡村治理的改革,存在两种取向:国家取向和社会取向,并在实践中体现为完善官僚体制和社会治理。就理论层面而言,各种乡村治理模式的结构设计,都包括了完善官僚制和社会治理的内容;但在实践层面,国家对社会进行控制的目标追求占统治地位,现行的“乡政、村治”模式及其改革明显偏向国家取向这一边。如何处理这两种取向的矛盾,形成合理的治理结构,是乡村治理改革中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润扬大桥北锚碇基坑地下施工结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下施工结构可靠性理论进行初步研究,并应用于润扬大桥北锚碇基坑地下施工结构,保证结构的安全施工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8.
小蚂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