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苹  陈立毅 《华章》2007,(9):70-70
辩护原则是指由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为反驳控诉,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和理由,说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免除处罚的诉讼活动,称之为辩护,它是一种重要的刑事诉讼制度.本文结合当前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探讨热潮,以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条为切入点,通过对几个基本问题的分析,试图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的进行重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司法领域,控诉、辩护二者之间法律地位的设置方式以及法律关系的交织形式是刑事诉讼构造的主体内容之一.在当前的法治背景下,考究控辩定位的变迁和发展.赋予其合理的理论内核及科学定义,是构建合乎法治理念的控辩关系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以理论破立和制度保障为进路,构建既对抗又合作、既均衡又和谐的控辩关系是"正当程序"的价值回归和"人权保障"的理念突破,也是我国司法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制度最主要的社会作用即社会稳定功能。结合在海口市法律援助中心进行实践的一些体会和收获,从法律援助制度的内涵及发展历程、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能够发挥社会稳定功能的原因、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社会稳定功能的体现、如何更好发挥法律援助制度社会稳定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能为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环境问题日益彰显,由于环境民事纠纷具有发生频率高、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实际中一般由专门的环境主管部门处理,但受《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及其执法意见的影响,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的强制执行力无法落实,使得环保部门难以有效处理此类纠纷,而诉讼途径又存在太多的障碍,造成许多案件久拖不决,已经影响到社会安定。赋予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结果强制执行力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本文将从法理、国家职能的转变、政府的行政效率等方面谈谈笔者对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的强制执行力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