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国家助学金政策于2007年秋季正式实施。实证研究显示,尽管总体而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容易获得国家助学金,但学生在校学业表现好以及在校活动能力强均能提高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的概率。政府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目标并未做明确清晰的界定,政府在如何向高校分配国家助学金资源以及高校在校内如何分配名额方面并未做到公开透明,现行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掺杂过多定性和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相关问题,国外的研究较早,且多以有偿资助为主,研究多与贷款相关,包括贷款制度本身、贷款与学费的关系及贷款运行机制等,并从经济学、教育学等多角度为完善资助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关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文章在整体上缺乏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各专家学者多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对完善资助体系和资助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跳跃“卡夫丁峡谷”设想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晚年关于俄国等落后国家跳跃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是唯物史观社会形态跳跃转型思想的现实展开,具有深刻的逻辑基础。坚持与发展这一重要思想的着力点在于,深化对社会形态跳跃转型思想的认识,从"被动跳跃"走向"主动跳跃",从"特征论"走向"本质论"。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演变历史可以看出,我国教育资助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单一的人民助学金制度到以国家助学金为主的多元混合资助制度的变迁轨迹,表明大学生的资助政策正在日趋完善。从变迁的历史轨迹展望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今后仍将遵循一个渐进的变迁路径,助学金制度将在发展环境、资助对象及评定办法方面继续得以完善,并成为以国家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投入为辅的,能更加体现助学本质的学生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5.
一、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角色定位问题 世界进入80年代以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趋势:(1)从主要依靠资本和物质的投入求得发展,到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科技含量的增加;(2)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综合社会发展;(3)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4)从追求一时的繁荣到重视可持续的发展;(5)从被动的依附性的发展,到通过对外开放、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并最终实现“内源性发展”,等等,与以上趋势相关联,相一致的另一个趋势是:教育科技在社会变革与发展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