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翚 《山东教育》2009,(5):41-42
活动背景 春天,万物萌动,正是带领孩子们去田野踏青的好时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到路边随风飘拂的柳枝,想起自己小时候,春天的时节,总喜欢拿柳条做“哨儿”。这个“哨儿”,好像就是诗里、书上说的牧童的柳笛吧。不由得童心顿起,拾起地上一段被风刮断的柳枝。  相似文献   
2.
一、情况分析 牙齿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第一关。仔细观察人们的牙齿就会发现:有人的牙齿漂亮又好用,有人的牙齿却是难看又难用。为什么会有这种  相似文献   
3.
竞争意识 角色游戏的主题确定后,就是分配角色。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分配,这样矛盾不多,但体现不出“以幼儿为主体”,所以被否定了。现在大多是由幼儿自己分配角色,这时的纠纷也就比较多。比如你要当总经理,我也要当总经理;你要当售票员,我也想当售票员。争论不休,怎么办呢?许多教师是用商议的口气对两个幼儿说:“今天让你做,下次让他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路 白蒲幼儿园是一所典型的城区幼儿园,园内设备虽先进,但幼儿的活动场地却很小;蒲西乡幼儿园属乡中心幼儿园,园舍设备较差,却有令城里幼儿园羡慕的大操场,有让幼儿参与种植的菜园子,园后还有小树林和小土坡。两园相距十多里,交通便利。我们组织这次大班“六一”联谊活动,旨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标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调查采访,知道许多人都在辛苦地工作,知道“五一”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应该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第一部分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时间:4月28日环境布置:在活动室内开辟出三个新的区域1.图片区:贴上各种职业的人的图片(如工人、农民、军人、教师等)。2.工具区:陈列各种行业的劳动工具的实物或模型(如电吹风、收割机等)。3.服装区:各种行业的职业装(如护士服、警服、军服等)。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课前或会前,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孩子们很快地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呢?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是这样做的:老师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摘果子、梳头、洗脸等,边对幼儿说:“请你跟我这样做!”要求幼儿边跟做同样的动  相似文献   
7.
正活动背景春天,万物萌动,正是带领孩子们去田野踏青的好时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到路边随风飘拂的柳枝,想起自己小时候,春天的时节,总喜欢拿柳条做"哨儿"。这个"哨儿",好像就是诗里、书上  相似文献   
8.
陈翚 《早期教育》2009,(4):34-35
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教师没有高深的理论水平,也请不来专家进行专业的引领。我们的园本教研就是组织教师对一个个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辩论。也许,我们发现的问题还很幼稚;也许,我们的观念还不够前沿,但是,我们在辩论的过程中,确确实实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以下所记载的是我园关于“墙饰布置”的园本教研过程。  相似文献   
9.
比一比     
我园是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家长大多是农民,对幼儿教育知之甚少,在“教汉字,学算术”的强风吹动之下,开始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怀疑。不少家长甚至当面质问:“我家邻居的孩子在××幼儿园又会写字,又会算术,我家孩子在你们幼儿园啥也没学,整天就是玩。我花钱把孩子送到你们幼儿园究竟值不值?” 是迎合家长的需求还是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经过思索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我们有责任帮助家长认识什么是真正科学的幼儿教育。于是我们设计了家园活动“比一比”。由于家长最关心的是语言(拼音)和算术(加减法),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这两方面。 1.数学活动 (1)比内容 出示两位数的加减法和看图形按标记记录这两种类型的数学题目,让家长讨论比较哪种类型的题目更适合中班幼儿。家长讨论之后,教师小结:第一种类型的题目孩子上小学后还要学,现在教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使幼儿产生畏难情绪;第二种类型的题目是为第一种学习打基础,不仅能够培养幼儿初步的数  相似文献   
10.
陈翚 《今日教育》2009,(11):16-17
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绝大多数是女性。在家里,她们是母亲、妻子、女儿,承担着非常繁重而复杂的家庭职责;在幼儿园里,她们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进行保育教育工作;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观念,她们还要利用工作之余不断自我“充电”、加强学习,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参与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