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97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鸿斌  张继永  陈良照 《中学教研》2005,(4):46-48,F00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f(cosx)=cos2x,则f(sin15。)的值等于()A.1/2B.-1/2C.3~(1/3)/2D.-3~(1/3)/22.从2005名学生中选取50名组成参观团,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005人中剔除5人,剩下的2000人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则每人入选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高三第一轮复习,即每章节知识点比较详细的复习,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并初步形成了知识体系。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对知识点的掌握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条理性。解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审题能力不足,不能迅速全面地提取题目信息,思维缺乏敏锐性导致解题速度缓慢。答题时,出现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考虑不全面等现象,实验设计题中出现表达能力不够,表达缺乏针对性、科学性等。  相似文献   
3.
成人教育与公民素质的培养——对成人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公民的道德品质、理性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意识、公民能力和公民品质。成人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继续教育方式 ,是成年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成人教育必须在价值取向上完成向公民素质培养的转向 ,把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素质的提升和成年人公民的培养作为成人教育的首要目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阐述了MOOC的产生背景和历程,其次解析了MOOC环境影响下图书馆未来的运作,最后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方案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向儿童学习     
真正的教育对儿童满怀着敬意,真正的学习对儿童充满着爱护,真正的教师对儿童满怀着尊重。满怀着敬意的教育不会非人道地对待儿童,把儿童当作塑捏的泥土;充满着爱护的学校不会成为监视儿童的地方,把儿童当作必须惩罚的对象;怀着尊重的教师不会有歧视儿童的行为,把儿童当作行使教的威力的对象。在太阳底下,我们人世间最神圣的是儿童,而不是教师,也不是社会,更不是教育。儿童不是为了社会而存在,不是为了成人的世界而成长,他存在的一切就是为了自身。儿童是完整的人,他还没有受到社会中恶欲和恶事的败坏,也较少受到严厉而残酷的…  相似文献   
6.
这几天,我一直在反省,同时也在寻找着答案,究竟是什么力量改变了一个孩子?事情还得从06年秋学期说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反主体教育的反思与主体教育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确立个人的主体地位,如何培育个人的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是教育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重要问题.如果教育不能培育个体的主体意识,不能够培养个体的主体精神与独立人格,那么个人始终不能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主体创造价值.这就必然造成个人主体的失落及其实践绩效的遏抑,造成某一时期教育目标取向的迷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片面强调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教育,而忽视了个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了个人生命价值的尊严和个人生活价值的自我实现.中国教育学并没有把培育和发展个人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作为根本的目的.而我们实际上恰恰面临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冲突,反主体的教育与有关人的发展的主体性原则的冲突,知识的认知与生活价值的领悟的冲突,教育与人的精神建构的分裂,等等.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应该抛弃贬损个人主体性价值的反主体教育,而代之以培养个人主体性、形成国人现代个性的主体教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遵义市十四个县市的自然环境因子和楠竹的适生条件出发,分析了栽培楠竹优越的自然条件。结合赤水市楠竹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进而分析了在遵义市大力开发楠竹栽培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暑假的一天早晨,我爬起来打开窗户,就去晨练。晨练完毕,跑步回到家里,发现房子里浓烟滚滚。瞬间我呆住了,不知家里出了什么事。打开房门一看,原来床上的毛毯烧着了一角。是怎么烧着的呢?我左思右想,只见一只蚊香架倒在燃过的毛毯灰上。我明白了,是风将桌面上燃烧的蚊香吹到床上,引起火情。好险哪!  相似文献   
10.
个性,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是人生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语文学科因其独有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在促进学生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