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文以典型岩溶地区贵州省普定县为研究对象,以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以A rcGIS为数据处理平台,根据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土壤侵蚀等级划分标准,研究普定县水土流失区土地利用的构成.研究结果表明:普定县水土流失与土地利用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旱地、草地、灌木林地是水土流失发生率最高的地类,其水土流失面积占整个普定县水土流失面积的79.77%,在治理水土流失时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的构成,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石漠化典型地区安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ALOS影像为信息源,综合运用"3S"技术,通过解译安顺市2010年石漠化与水土流失分布图,并且参照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中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级划分标准,研究安顺市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安顺市石漠化的发生率随着水土流失侵蚀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集中分布在微度和轻微侵蚀阶段;安顺市水土流失的发生率随着石漠化等级的增高而降低,水土流失更容易发生在非石漠化地区和低等级石漠化地区,安顺市石漠化与水土流失之间是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选取典型岩溶区贵州省安顺市为研究对象,依据 《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 和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中的水土流失等级,综合运用"3S"技术提取出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和坡度等专题因子,生成研究区2010年和2015年水土流失分布图,分析2010-2015年间水土流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安顺市水土流失主要以微度侵蚀为主,2015年水土流失面积为2352.02km2,南部和西北部水土流失等级较高,2010-2015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370.05km2,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从2010年的29.7% 下降到2015年的25.6%,中度以上侵蚀类型面积下降,强烈侵蚀和极强烈侵蚀大面积减少,安顺市水土流失形势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4.
石漠化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岩溶地区严重的生态问题,石漠化的发育因自然背景脆弱程度不同具有很大差异性.以贵州典型地貌类型区为例,综合运用3S技术,研究石漠化特征和变化规律差异性.结果表明:石漠化发生率及程度与地貌形态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岩溶峡谷区石漠化发生率最高,石漠化最严重.经工程治理后三个地貌类型区石漠化面积都有减少,但岩溶高原盆地区石漠化年变化率较大,石漠化治理效果最好,而岩溶高原峡谷区石漠化年变化率最低,治理难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以典型岩溶区贵阳市为研究对象,用2010年ASTER影像为信息源,开展适合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研究.研究表明,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岩溶区水土流失因子能实现区域水土流失快速监测,可有效地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贵阳市2010年水土流失面积为3 234.1 km2,占总面积的40.3%,水土流失面积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水土保持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6.
以典型喀斯特区贵州安顺市为研究对象,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解译出研究区石漠化和土地利用分布图,研究安顺市石漠化区土地利用结构。结果发现:安顺市石漠化和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明显,石漠化只发生在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等六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石漠化发生率较高。安顺发生石漠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灌木林地、未利用地和草地,其石漠化面积占整个安顺市石漠化面积比例近65.6%,其强度以上石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79.9%。石漠化治理工程应充分考虑石漠化发生的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布设防护林、经济林和草地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石漠化图的成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防治喀斯特石漠化的前提是对石漠化的分布和等级程度有准确的认识,精确的喀斯特石漠化分布图对分析和治理喀斯特石漠化有着重要意义。分析常用的制图方法,提出现阶段喀斯特石漠化制图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8.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的人为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喀斯特石漠化是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干扰的加剧,人为因素已成为诱发石漠化发生的关键因子。分析喀斯特石漠化的人为因素,为石漠化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