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问世,不但解决了一些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探索欲,对于开发幼儿智力潜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进行研究性、探索性教学,培养本科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国家教委倡导的教学质量工程之一,更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和创业人才培养途径。在物理化学课程研究性教学实践中,尤其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根据物理化学课程的知识点,学生自己设定题目,从资料查阅、方案设计、仪器调试、试剂配制到过程操作、数据记录和整理,整个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为止,法律并未就土地承包合同的基本原则作出完整的规定,论者亦见仁见智。从综合分析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可将其归纳为以下五个基本原则,即:坚持土地公有、稳定家庭承包的原则;法律与政策相结合的原则;当事人意思自治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切实保护承包方,主要是农民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甲壳素是自然界天然多糖衍生物,壳聚糖是其降解产物,二者对生物无毒,且不污染环境。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虾、蟹壳资源丰富。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工艺也不复杂,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和利用,充分发挥其在环境领域中的重要环保作用,必将开辟出更新、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评述了近年来甲壳素/壳聚糖在生态环境保护如废水处理、净化和治理白色污染等方面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具有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文物、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等物质文化层面以及文艺作品、革命故事、革命精神等非物质文化层面,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化学实验过程中,常常碰到溶液配制问题。从化学教学实践出发,探们摩尔浓度溶液配制和计算的关系问题,从理论上解释了计算法配制溶液带来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运用分光光度法和目视比色法,对比研究了黄色氧化铅、甲基橙、二甲基黄、栀子黄色素三大类无机、有机、天然黄色颜料,在不同温度、光照、pH、氧化还原剂、金属离子等影响因素下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下,各种黄色颜料的稳定性顺序为:甲基橙>二甲基黄>栀子黄色素;在不同pH条件下的稳定性顺序为:甲基橙>栀子黄色素>二甲基黄;在还原剂环境中为:二甲基黄>甲基橙>栀子黄色素;在氧化剂环境中为:甲基橙>二甲基黄>栀子黄色素;有金属离子存在时,除黄色氧化铅外,其它三种黄色颜料的稳定性无显著差异。就单种黄色颜料而言,有机黄色颜料甲基橙和二甲基黄在各种条件下的耐受性均较好;天然栀子黄色素有较好的耐热性、抗金属离子干扰性能力;氧化铅的耐热性、耐日光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陈金娥 《内江科技》2024,(3):17-18+21
<正>针对高职院校面向社会招生的学生,主要以线上教学为主。线上上课出勤率是教师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分的重要依据,线上考试是判断学生成绩的重要指标。然而,传统的人工考勤方式,如课前、课中、课后签到,或课上问询电话等,都不能满足在线教学的实际需求,不能实时检测迟到、早退、代课和旷课,不能查询学生出勤情况,同时无法全面监控线上考试全过程。采用最新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的“被动”“主动”“签到”模式,让学校的在校课堂、在校外活动等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考勤系统,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每位学员的个人信息,并且可以对其在校期间的表现、出勤情况等做出准确的记录,以便更好地控制、调整、优化。采用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并监控学校的上下课状态,包括迟到、早退、替补上课、旷课等,并将这些信息完善地存储起来,从而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沙棘的活性化学成分与医疗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综述了沙棘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人体健康的关系,详细介绍了沙棘中维生素、黄酮类、脂肪酸类、脂类、酚类和多糖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是沙棘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研究表明,沙棘果实中的活性成份多达190多种,主要药用有效活性成分,存在于沙棘的根、茎、叶、花、果实中,这些生理活性成分,说明沙棘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药用植物,既可以制成各种药品,又可以制成各种功能食品以及其它多种人类所需产品,同时沙棘具有抗氧化性、抗衰老及对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等药理功效,在医药、化学和生理等众多领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用典型的几种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曲拉通X-100、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与β-环状糊精作为介质,在pH=1的酸碱条件下,研究了β-萘酚在上述体系的荧光增敏/猝灭作用。对β-萘酚的增敏效果顺序依次为:曲拉通X-100>β-CD>CTMAB>SDS>水。上述有序介质对β-萘酚分析特性的影响是不仅线性范围变宽,灵敏度亦有所提高,为实际样品测定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在临界胶束浓度(CMC)附近,猝灭常数由大到小排序为:CTMAB>曲拉通X-100>SDS,β-CD对亚硝酸钠的猝灭作用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