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学生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像” ,要写“想像中的事物” ,要写“想像作文”。所以我们首先应本着“我手写我心”精神 ,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特别是有创意的表达。我们不但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想像力。不管如何 ,学生的这些想法 ,虽然是极尽弄虚作假、损人利己之能事 ,但毕竟也是社会阴暗一面在学生头脑中折射的结果。试想 ,在这个社会的大染缸里 ,又有多少人能够独善其身。更何况我们的学生年纪尚幼 ,还不具有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 ,我们又怎能一味地强求学生呢 ?再说…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堂上普遍存着“五种倾向”:学生氛围的创设表面化;学习目标的实现自由化;课堂激励的运用随意化;合作探究的组织形式化;问题讨论的实施公式化。如何克服这些倾向?笔者认为,关键是如何实现“主导”与“主体”的和谐统一。一、精心设计,克服学生氛围表面化倾向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事实上,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学生自律能力差,课堂氛围创设往往流于表面化,看似气氛活跃,但教学实效性很低。…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讲、学生答”为主线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基本销声匿迹,但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线,一问一答教学模式还占相当大的空间,尤其是在农村。这种教学模式,看似课堂活跃,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探讨、交流、实践,达到“多读书、读好书、能读书”的目的?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始终定位在“点拨”上,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最大限度地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要充分地给学生读书、思考、质疑、查阅、交流、评价、演练等七种机会。一、读书的机会 阅读,是对知识信息的吸收过程。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读书、读好书,以便获得最佳的阅读效  相似文献   
4.
5.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声响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音乐的情感体验,把情感作为首要目标,一切教学活动也都应围绕着审美体验而展开,而最重要、最有成效的审美莫过于聆听音乐。本文从“背唱主题,重点聆听”、“动中取静,静心聆听”、“精心选择,比较聆听”、“表演创作,深化聆听”四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欣赏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音乐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而音乐作业是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本人针对传统音乐作业出现的种种弊  相似文献   
7.
音乐新课程注重学生音乐技能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强调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知识技能才能成为智慧。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和气氛,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从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技趣融合,体验情感;以身示教,深化情感;审美创造,表现情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情感优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