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始终着眼于地球表层,无论是地理环境或是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都曾被看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可是随着分支学科的不断产生和发展,使作为“科学之母”的地理学的学术地位不断受到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学科的分化而模糊,同时不同学者对于地理学研究对象定义的不同也使得地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也使地理学的科学性受到质疑。本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对20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研究对象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地理学研究对象从模糊不清到将其确定为地球表层陆地空间系统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自然资源,但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在生产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看不到作为资本与劳动力作用对象的自然资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文章运用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经济增长以及各要素投入的数据,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创新模型,尝试把生态足迹作为自然资源要素投入,通过相应的经济计量分析,研究自然资源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探寻经济增长源泉,并对上述问题做出定量与定性的解释与回答。  相似文献   
3.
经过社会长期发展和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要发展,教育必先行。为此,对楚雄州九县一市历年的义务教育机会进行分析,并采用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预测法对其未来的义务教育机会进行计算分析。采用基尼系数对楚雄州的义务教育机会的区域差距进行了衡量,分析差距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缩小差距的对策,从而实现楚雄州义务教育机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对楚雄州的各类土地资源的历史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未来趋势进行判断,同时,对楚雄州耕地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状况进行评价。结论为:第一,土地的人口压力不断增大,经济密度增长速度快;第二,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分布不均匀;第三,土地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但利用结构变化不大;第四,楚雄州的综合承载力始终小于实际承载人口,处于超载状态;第五,2002年到2015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突出了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最大程度的现实发展 ,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在教学中应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首先 ,要科学全面地理解“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这一问题 ,这不是降低了数学教学的要求 ,也不是淡化了数学教育功能 ;相反地 ,…  相似文献   
6.
地球表层空间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为此,研究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人地关系演进"的角度和"生态盈亏"的视角对人地关系状况进行刻度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的理论为思想基础,对云南省各县市区的资源本底和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初探。研究发现:云南省大部分地区资源本底和人地关系演进状态都比较好;人地关系演进状态比较好的地区往往是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那些资源本底状况较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理想的地区应该加大开发力度;而那些社会经济发展相当好的区域,则应该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构想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地——地的角度对楚雄州的资源环境基础进行分析,基于此,对楚雄州的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把研究区和背景区、研究区和同级区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为:第一,楚雄州2004的资源环境基础低于云南省均值水平,资源要素综合评价系数为2.75,低出云南省水平的3.37;第二,就资源本底(多要素评价)而言,在云南省范围内,楚雄州位居第十位,资源本底值为2.75;第三,从资源保障角度来说,楚雄州属于次低保障地区;第四,就楚雄州各县市而言,楚雄州各县市的人地关系系数差距巨大。  相似文献   
9.
对楚雄州九县一市历年的义务教育质量进行分析,并采用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对其未来的义务教育质量进行预测。采用基尼系数对楚雄州的义务教育质量的区域差距进行了衡量,分析差距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缩小差距的对策,从而期望实现楚雄州义务教育质量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前大学外语教学的主导,而对于民族地区的院校来说传统的语法词汇教学仍然占了一定比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弱。以楚雄师范学院2011级和2012级的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包括文科和理科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析对比,旨在了解楚雄师范学院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并对此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为我院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