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体育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多年实习指导和对几届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我认为中师生的能力结构应该由基本能力、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三部分组成。一、基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字能力是中师生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师生间沟通思想,建立感情,顺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口头表达能力应达到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话条理清楚,规范化;能用手势助说话,形象生动;语言儿童化,有亲切感。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交叉口连续交通组织对于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的作用。远引平面交叉口就是通过对交叉口直行车辆与左转弯车辆进行独特的交通渠化来实现连续交通组织的。通过对衡州大道苗圃路口进行U型远引式交叉改造,完全消除了冲突点,有效降低了主干道直行车辆的延误。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师最感头痛的问题是学生害怕学数学。为什么害怕学数学?原因很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学中不能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那么如何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4.
根据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对改革中师数学教学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同行: 一、关于教材内容的层次观。教材内容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中师数学教学内容要为培养合格小学数学教师服务。强调要面向小学,就不适当地降低知识水准,甚至认为只要具有初中数学水平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知识就足够了,或者不问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照搬高中教材的内容和要求,都是片面的。我认为培养一个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教材内容须含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基础层次,主要是指小学数学教材直接延伸的那些数学知识,必须保证师范生系统而扎实地学好。这些知识主要是:整个数的发展系列,直至复数;系统的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师教了整数减带分数后,要求同学做5-2(1/4)等于多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正确计算,但有一个同学得出3(1/4),另一个同学得出3(3/4)。在分析这两个同学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教师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3(1/4)或3(3/4),那么这个题目的条件应如何修正?这一问,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铁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铁路相关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为轨道行业培养专门人才的铁路高职院校,应该勇敢面对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充分认识教师团队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分析了目前铁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好具有铁路行业特色的师资队伍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湖南省的特色专业,本专业其中一个最大特色就是与铁路春运暑运对接,把专业顶岗实习融入社会服务当中,利用并整合铁路资源,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解决了中国铁路春运暑运中人手不足的难题。本文对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近年来实行的顶岗实习改革做了一次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在湖南省教育厅的大力推动下,各高职院校大学城互动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已经趋于成熟,基于这种背景,提出了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的微课教学模式,使微课真正成为实用高效且能得到广泛应用的教学资源,文章详细分析了利用互动空间开展微课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希望通过微课程在空间平台的应用,推进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在出行方式上的选择上更注重安全、舒适与便捷.武广高速铁路(现为京广高铁武广段)自2009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以来,客流量逐年上升,2014年春运期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管内高速铁路发送旅客人数首次超过了普铁,无可争议的证明了高速铁路的优越性.同时,客流量的急剧上升,给高速铁路车站客流交通组织上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若没有解决交通衔接问题,将会降低高铁对旅客的吸引力.本文针对衡阳东站客流达到最高峰时期的客流集散衔接组织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客流组成、旅客出行心理、交通接驳方式优劣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大客流交通衔接方面的若干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环节。所谓正确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妥善安排好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讲授”与“练习”,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