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1.
"叮零零--"一阵下课铃声响起,"哗--"窗外下起珠帘大雨。老天,你哪根神经错位啦? 哎,没办法,家总是要回的嘛! 可我又没带伞,只得跟着同学们排队下楼。可是,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没有一个人料到,都没有带雨伞。我怎么回去呢?是乘三轮车?还是跑回去?嗯,还是跑回去吧!这样可以节  相似文献   
2.
情景一:课堂内,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自找伙伴研究课文。一个怯怯的女生走上来,对教师说:“老师,我可以找你做我的好伙伴吗?”教师亲切地说:“可以啊!”于是,她蹲下身子,和孩子一起研究起来,而那孩子高兴得像得了世界冠军似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的综合性学习中提到:"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广大语文教  相似文献   
4.
作文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写作文的过程是青少年走向生活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那么,如何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生动地反映生活,使学生写出生活气息浓厚、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一、走进生活,丰富写作素材走进大自然。观察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打开写作之门的金钥匙。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发现问题,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写文章时才有话可说;不善于观察,即使文字功夫再好,也会陷入“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5.
我国推行新课程标准,目的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工作,也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对学生道德现状的研究,进行符合学生实际的有效的德育教育。2004年3月22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生命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一项调查研究中,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打骂教育,竟然滋生出“恨不得和他们拼了”“长大以后找他…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下的作业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和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如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