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本文主要利用更多的《说文解字》异文资料对大徐本《说文解字》第一篇中的"礿""祈"等27字进行考订,并增补《说文解字》逸字"莘"。  相似文献   
2.
《说文拈字》是清代安康学者王玉树撰述的一部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全书共七卷,除《序志篇》外,其余六卷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说文》进行了考订。虽然该书体微思疏、创见较少,但其在考经、订许、正字、审音等方面有颇多可取之处,因而研究此书具有一定的学术史价值。  相似文献   
3.
《说文拈字》是清代陕西安康学者王玉树撰写的一部文字学著作,其《校附篇》旨在考证《说文》新附字。《说文拈字·校附篇》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说文》新附字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校附篇》有因人成说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仓颉造字的传说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仓颉崇拜。从文字学视角看,汉代许慎的说法较为理性,他认为汉字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这接近于文字产生发展的实际。从文化学视角看,仓颉造字说的文化势力在于它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感召了后代世人的心灵,从而形成根深蒂固、旷世不渝的汉字崇拜情结。  相似文献   
5.
《训诂方法新探》一书立足宏观,总结了训诂的基本原则;廓清了学界对于“训诂方法”的模糊认识,阐明了什么是训诂方法.同时将训诂方法分为静态训诂和动态训诂两大门类,包含12种具体方法,合理全面,举例丰富.《新探》是对以往训诂方法的继承与突破.  相似文献   
6.
元结选编《箧中集》,以自身的文学思想及价值观念为择取范式与批评标准,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学批评观。《箧中集》虽带有明显的复古倾向,但毕竟唱出了写实主义的先声。《箧中集》独特的选诗标准为后代的选家提供了一个选诗范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