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自己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知识要点,学生在下面却心不在焉,有的发呆,有的在桌子上乱写乱画,有的窃窃私语;下课铃一响,他们的心就飞出窗外了,自己再强调什么根本就是耳边风。其实,这不能怪学生,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做“超限效应”,是指一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教师的反复强调和拖课就是一种“超限”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规避“超限效应”的不良影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他们的有效学习。具体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采用了课堂表演的教学方式,但由于目的不明确、指导不到位,导致表演走过场.有人便抨击课堂表演是哗众取宠,是作秀,让许多教师想用又不敢用.周一贯先生曾说:"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只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充分发挥课堂表演的有效性,让课堂表演在语文课堂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我爱挑食,吃饭的时候只吃肉,青菜绝不粘口,任凭妈妈怎么变着法儿炒,我也毫不动心。因为这个,爸爸、妈妈不知说过我多少回了,可是每次吃饭的时候,我的筷子还是只往肉堆里钻。难怪姐姐总是说:“你的筷子都长眼睛了。”  相似文献   
5.
<正>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自己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知识要点,学生在下面却心不在焉,有的发呆,有的在桌子上乱写乱画,有的窃窃私语;下课铃一响,他们的心就飞出窗外了,自己再强调什么根本就是耳边风。其实,这不能怪学生,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做"超限效应",是指一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教师的反复强调和拖课就是一种"超限"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