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现象多年未消。如何改革这一教育弊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作文是生活的反应,更是独特生命的旗帜,学生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孩子们如果能用双眼去观察生活,仔细捕捉,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的作文怎会千篇一律?怎会无话可说呢?因此作文教学应走"回归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之路,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起飞心灵、抒发快乐。  相似文献   
2.
雷丽珠 《生活教育》2014,(22):85-86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困难重重,许多学校把各类资源包、学生用书等当做唯一的课程资源,导致实践课程以课堂为中心。校外活动基地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库,巧妙利用校外基地资源开展实践活动,既能保证学生在校外活动的安全性,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优质的教师资源,使综合实践活动更具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劳动课程的评价方法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过程表现作出的评价。它关注学生的起点与差异,注重学生劳动中的实际表现;它跟踪学生劳动过程,有效反馈学生的劳动情况;它聚焦学生内在成长,看见成长的轨迹;它关注劳动成果,实现“教—学—评”一致。劳动课程采用表现性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从而实现劳动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这给习惯于传统教学的师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内核,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的头号工程。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以“追光教育”为学校核心文化,以培养“追光明师”为学校重要使命,构建“光明”教研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路径,即铸造师魂师心,尊重儿童,争做“四有”好老师;明晰成长路径,赏识儿童,力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具有儿童发展眼光,成就儿童,坚持“四个相统一”,提升教师价值观念,夯实教师专业素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倡导学生的自主与探究,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指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地发现问题、准确地把握问题,同时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入探究的状态、更科学地开展各项活动,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并实现个人的良好成长.下面笔者结合五年级开展的活动主题:《一次性塑料袋让我欢喜让我忧》,谈谈活动中教师指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