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些新的更高要求,既同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承接,又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民生问题成为社会热点,也是“两会”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自然首先是基本生存问题,也就是所谓民生问题。但是,民生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一个收入问题,收入问题当然重要,收入是保障民生的最主要物质手段。目前我国还有数千万低收入者,他们的收入还不足以保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他们还没有能够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但是,收入问题是整个民生问题中的浅层或表层问题,收入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恰恰是因为相关的其它民生问题没有解决或没有解决好。因此,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眼光不能仅仅盯在收入分配问题上,要统筹兼顾,要一揽子统筹解决。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蓝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之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谐社会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目前存在的“不和谐”之处主要体现在哪里?构建和谐社会应着重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本期“特别关注”栏目特约几位学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