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学生识字量少,教师死板教学,学生机械记忆;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识字教学效率低下.日本左藤学先生认为学科学习改革的中心课题,就是实现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即在课堂里推进"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因此,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地探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知识的建构中分享学习经验,值得我们去探讨.  相似文献   
2.
鞠僖格 《广西教育》2013,(41):55-56
《莫高窟》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致、条理清晰,大量运用了四字词语和排比句,用词精妙、句式整齐,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执教《莫高窟》这篇课文时,笔者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以表达运用为重点,通过体验、熏陶、理解、感悟,将内容感悟与语言训练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学语言、用语言,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重新审视并重新定义课堂教学。有的教师就认为,教学是师生合作探究的一种活动,并进一步提出要把这种探究对话当作产生思想、创造知识的过程。还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要让教学变成儿童研究的平台。这些观点的侧重点不同,但努力让课堂更适合学生的发展这点却是相同的。对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该如何遵循教育规律,构建和谐、民主、探究的语文课堂,来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呢?一、建立共同体:让学生在学习中互动要适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我认为建立"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00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结果,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这篇课文引发出的是一个有关生态平衡的话题,它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种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当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学生识字量少,教师死板教学,学生机械记忆;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识字教学效率低下。日本左藤学先生认为学科学习改革的中心课题,就是实现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即在课堂里推进“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因此,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地探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知识的建构中分享学习经验,值得我们去探讨。  相似文献   
6.
7.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应循着言语实践的路径,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经历真实的语言运用过程,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内涵、积累“语用”经验,才能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强调学习的过程,认为教学目标是丰富多变的,是不断生成的,教学追求灵活的秩序。语文课堂是灵动智慧的课堂,是凸现探究的课堂,是充满情趣的课堂,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趣味,应力求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情趣回归课堂。《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但要让学生感受泼水节的快乐,理解泼水节这一异域风俗的象征意义,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堂上我努力创设平等的对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